很多新妈妈都有如何平衡孩子和工作的困扰。上班族或比较忙的妈妈把孩子交给父母,下班了陪孩子,或也有可能在异地,不在孩子身边。父母不能帮忙的,孩子很小就去了幼儿园,或者家里条件好些的,找保姆照顾。还有很多不是打卡坐班的妈妈,她们从事着微商、自媒体等一些可以自己把控时间的工作,边照顾孩子的同时边工作。还有一群妈妈们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照顾和陪伴,完全放弃了工作,做起了家庭主妇。
《妻子的浪漫旅行》里张嘉倪也曾表达过自己觉得在孩子和工作间平衡太难了!一边是还那么小的孩子,一边是自己喜爱的工作。孩子幼时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这对他们人格的养成能起到好的作用。从古至今,男人狩猎,女人照顾孩子;男人养家,女人相夫教子,已经成了很稳固的家庭结构和夫妻间的搭配模式。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女性独立,因社会环境的危险程度和工作对体力的需求都在弱化,女性开始寻找自己的社会价值,走出家庭,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
社会的发展脚步非常快,不用说现在了。记得小时候我爸刚下海的时候,也让我妈在家照顾我,不用工作了。她在家一呆就呆了六年,后果非常惨痛。结婚时的她像电影明星一样漂亮和时髦,几年后她已经不再打扮自己,不懂得时尚,一副被生活摧残的模样。这样的妈妈不招老公和孩子的待见,慢慢地就成了家里下坠的力量。现如今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你停止工作,就会失去很多机会,所以很多正在事业上升期的妻子都选择先不要孩子。
那究竟在孩子和工作间该如何选择呢?家庭的其他成员持有什么样的观念才能成为助力呢?很多父母或老公都认为女人在家相夫教子是本分,我觉得这种观念有些偏颇。妈妈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确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如果用此去约束妻子,而限制了她规划自己的人生,是扼杀了一个女人的梦想。比如有些婆婆或老公,在妻子想工作的时候,会出来阻拦说,“工作什么工作,在家带孩子吧,找保姆还费钱,钱我来挣,你就在家帮我养好孩子就行。”这无疑是件很悲痛的事情,妻子也会感觉到被绑架,所以我希望不论是老公还是家人,能相互支持、分担和更多地创造财富,把女人从一味的家务和孩子中解放出来,让她有空间和时间追求梦想。我想一个因在实现梦想路上而神采奕奕的妈妈也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快乐、幸福和智慧的引领。
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很多家庭主妇认为自己是被迫,是委屈求全的,那也误会了。从来就没有被迫这回事,都是自己的选择。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决定你的命运,最终的选择在你自己手里,因为很多女人打着“我为了支持你的事业,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这个家”这样的名义,实则是不能面对心中的软弱、无能、不承担。比如“其实我挺想靠老公的,不劳而获,老公赚钱养家,我想干啥就干啥挺好;其实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挣来钱;其实我挺懒的,不愿意吃苦;其实我挺不求上进的;其实我也没啥能力,与其挣不来显得没能耐,不如这样能落个好名声,最起码把孩子和家照顾好了。如果我们能面对心里的贪婪和懦弱,很多家庭戏码也就没有了。比如很多没有什么能耐的母亲,最爱在家里表演含辛茹苦,经常通过贬低父亲,抬高自己来混淆真相,把孩子捋得以为“家里母亲最辛苦,最承担。”如果你有梦想又有实力的话,表达出来,寻求家人的支持,为自己的梦想负责,既承担你初为人母的责任又不丢失追求梦想的权利。
最重要的是以前女人相夫教子是家庭的助力,但现在价值等同于一个保姆加小学老师。父母飞得高,孩子才能在更大的空间里成长。父母不飞,没有作为,孩子想出人头地,都背负着很大的压力。一个与社会脱节,不懂得爱自己,没有梦想,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妈妈没有办法成为孩子的榜样,即使她要求孩子在学业上再严格,衣食住行照顾得再好,但更高维度的爱与支持她都给不了。
我儿子还没几个月,我出门穿漂亮的衣服,画精致的妆,带昂贵的首饰,他都会捧着我的脸,左看右看,好像在说,“太漂亮了,这都是什么?让我看看。妈妈真没,我好喜欢!”你说这些会不会给孩子的心底装下丰盛的种子,最起码言传身教了什么是美,什么是自律,什么是丰盛。往后他找妻子也会在这个水准之上。
而且优秀的父母也会给孩子增加自信。我记得上学时,我特别怕开家长会,怕同学见到我母亲不堪的模样,所以我每次都要嘱咐她穿哪件衣服,化好妆,感觉我像她妈。可社会上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怎样的懦弱与无能,要用这样的话道德绑架孩子?难道我们不应该让自己变美丽变富有,活出最好的可能,让他们骄傲吗?
我还有个女同学,“985”“211”学校毕业,学生时代很优秀,人又长得漂亮。大学毕业很早就结了婚,嫁给了一位飞行员,很早也有了孩子。有孩子后就开始了家庭主妇的生活,虽然也做些工作,但和预期她能活出的样子相比,还是差不少。
这里和大家分享雨珊导师的一段话:家庭主妇不能一直再做下去了!你的孩子已经不吃奶了,而且孩子们长大了的,也已经很忙了,不是么?你还觉得家务离不开自己,不是借口么?是不是你和社会脱节了,已经害怕走出家门。你觉得,那些豪门媳妇,是家庭主妇吗?你已经成为家庭的负累。未来,将是你家水平最低的一个。也许学历也最低,收入最低,眼界和见识都最低,你成为家庭里不能碰的玻璃心之前,成长吧!否则当更年期来临,你将是你家的疯婆子,在家人无奈的摇头之前,成长吧!否则你会一辈子絮叨你为家庭付出了青春,除了惹人烦,会有人把青春还给你么?幸亏我选择了成长,从无力中走出来,快乐地工作,快乐地养大了一双儿女。不再依赖不再找借口。选择突破选择担当。来吧,拉住我的手,选择现在就重新活过来。你要不断地学习,有更广阔的见识,更多的智慧,更大的格局,才是为孩子好。
那对立面,还有很多母亲是事业型的,给孩子的陪伴很少。也要面对自己内心是否有“照顾孩子太累了,我受不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你是因为逃避母亲的责任,相比事业能带给你带来更多成就感的话,那这块短板也是需要长出来的,我们不能做那种能生不能养的父母,给孩子带来伤害。
有一位女企业家,她很出色,每天都沉浸在事业打拼中。孩子生下来就交给孩子的姥姥抚养,孩子总生病。有一次孩子生了一场大病,昏迷了三天,在那一次她72小时守在孩子身旁,头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失责和有可能失去孩子的恐惧。孩子醒来,含着泪对妈妈说:“妈妈,你能不能不走?”妈妈流下眼泪,心中无比地自责。
在这里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很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这是心理学上很著名又很惨忍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下有四个实验,其中一个叫代母实验。实验者做了两个假猴子,一个是用铁丝网编织的,一个是绒布的。铁丝网的假猴子身上有奶瓶,绒布的没有。实验观察发现,小猴子大多数时间都是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只有极其饿的时候,才会到有奶的铁丝网妈妈那里喝几口奶,这样的孩子在恐惧和匮乏中长大,长大后把他放到猴群中发现,它性格非常孤僻、不合群,甚至行为失常,不能正常交配。
我们也会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爱笑、性格开朗,这正是验证了代母实验,那些长期在老人和保姆身边长大的孩子不正是那只小猴子吗!所以这样的孩子通常会性格孤僻、冷漠,缺乏父母的爱,会怨恨父母,这对孩子后来的人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新妈妈们可以选择在照顾宝宝的时间里,做些自己喜欢、创收又有意义的事,这样也不至于让自己每天陷在换尿布、喂奶、洗衣、做饭、打扫家务等消磨人的事中,可以提升自我价值感。家人共同支持女性的成长可以让家庭在一个更和谐地环境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