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这个词的范畴,抽象地从某个角度说,我想,其深度、广度、层次、水准、内涵,毫无疑问,要高于其它一切关系——同窗、同事、战友、队友、合作伙伴等等,乃至夫妻。
原因很简单,后者只有一半是“友”,另一半则与人生某个阶段正在做的事、工作、职业、利益,乃至名分有关,而前者,是不折不扣的完全的“友”;进一步说,朋友可以是同窗、同事、战友、队友、合作伙伴,乃至夫妻,但客观地说,夫妻、合作伙伴、队友、战友、同事、同学,却未必一定是朋友。
从广义上说,我们每天在路上碰到的每一个人、同车的乘客、买东西遇到的服务员、吃饭时的临桌、宾馆隔壁的客人,以及偶然说过那么一两句话的人,都算冥冥中有缘的人,毕竟人类有近70亿个个体,一生中有机会偶然遇到的人是有限的。
但是,这些人,这些所谓“有缘的人”,你都会同他们一直保持交往吗?都会成为朋友吗?答案是否定的。
正如以上说过的那些关系类型——同窗、同事、战友……其本身都谈不上是朋友,而是在这个契机中进一步交往、认识,相知相惜后,才可能成为朋友。
那么,朋友是什么呢?我想,朋友是一个纯粹、纯洁的词,远远不是说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天天见就是朋友,更不是说认识就是朋友,差了十万八千里。
朋友的定义是“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刻时,可称之为知己。”就是说,朋友,是有着近似的认知和契合的心理,有某种较高层次的默契的人,可以超越一切事物、工作、职业、利益,乃至名分,而依然自觉自愿在一起,并令对方感到快乐、能帮助对方取得真正进步的人。
以上谈到的那些泛泛的关系,是远远做不到的。
我们知道,认知、观念和心理相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这样的一类人多了,就形成了一个圈子——朋友圈。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倘若不是一类人,纸是包不住火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间,乃至细如蚊足般的反映、表情、态度上,都会显得格格不入,造成双方相处时严重的“选择性障碍”。
客观地说,朋友圈,在社会上,是有严格界限和鲜明区分的,越界往来的想法和实践,都将会寸步难行。这样其实很好——观念不同,不必强融。事实上,也无法强融。那些所谓“八面玲珑”、貌似在哪个圈子都吃得开的角色,最好躲得远远的,因为要做到这一点的代价,不是扭曲了自己的心灵,就是践踏了别人的尊严,出卖了良知,污损了友谊,畸形了人格。事实上,在对朋友和朋友圈的衡量和把握上,从某个角度来说,容不得半点怜悯、共情和通融,因为这样做的代价,是破坏规律,混淆是非,引起错觉,弱化原则,甚至是引狼入室。
如果你是某个朋友圈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理当严格杜绝不是真朋友的人进来,净化和纯洁朋友圈的空间,哪怕一次,哪怕一人,绝不能做心软的南郭先生;如果你是一个走错朋友圈的迷途者,万万不可心存侥幸,觉得自己可以一石三鸟、一举多得,做个自以为是的“万金油”——那是绝不可能长久的,正确的做法是马上离开;如果你是一个朋友圈的忠实“圈友”,那么,本分、“敬业”、踏实地呆在你的“领地”,同时保有必要的谨慎,防止浑水摸鱼的人进来,做到相信自己的观念, “不忘初心”,方能得“始终”,得到你想要的最好结果。
一言以蔽之,朋友圈不是乱进的,也不是乱让别人进的,更是不能乱窜的。因为朋友圈的背后,本质上,是一个人对自己内心的负责、忠诚,对真正朋友的纯洁、庄严的友谊的守护,也是睿智、厚德、大气、果敢、率性、真实的表现。
人与人之间,客观上是会互相影响的。要学会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自己正在进步的阶段,坚定自己的信念,远离那么一些与自己观念不同,阻碍自己进步的人,那些拖了自己后腿、伤了自己的兴致、动摇了自己长久以来形成的那些方正、向善、平等、大气、共情、信义、率性的价值观的人,那些阻碍自己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前行的人——果断做到不仅“不看他(她)”,而且“不让他(她)看”——只有这样,远离和屏蔽那些人,才能在经过一段艰难的旅程和矛盾的挣扎之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破茧成蝶——得到人生的蜕变与进步。
朋友与朋友圈,从来不是一件小事——往小说,决定了你的心情;往大说,决定了你人生的可能达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