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作者其人
乔治·奥威尔(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
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他的代表作《动物庄园》和《1984》是反极权主义的经典名著,其中《1984》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
02—日记介绍
乔治·奥威尔的这部战时名著包括两部分:“战时日记”和“战时通信”,前者是奥威尔在任英国BBC电台东方部记者期间所写的一本独特的日记,后者是奥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书信摘选。他以高超的叙述技巧,在日记和书信中既抒发了对战争的反思,又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战争内幕,对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中普通人的命运与选择等都有独特的思考。作者文笔优美,识见独特而深刻,所以这些日记和书信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03—日记展示
P40
空袭一变得严重起来,就会发现人们比以前更愿意和大街上的陌生人交谈......今天早晨遇到了一个大约二十岁的年轻人。他穿着肮脏的工作服,或许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他对战争很悲观,认为一切战争都是为了有钱人的利益而战的,但同意我的观点,即这场战争可能最终以一场革命而告结束。通过所有这些可以看出,他并非没有爱国心。他抱怨的另一点是: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曾四次要求加入空军,但总是被拒之门外。
P50
在可怕的轰炸期间,每个人都处于半疯狂状态——这种状态不是来自轰炸本身,而是因为断断续续的睡眠、中断的电话,交流的困难等等。我发现脑海里尽是些无意义的诗歌碎片,它们一般不超过一两行,而当轰炸停止时,这些诗思也就趋于停止了,但也留下了一些例子,如:一个罗马尼亚的老农民,曾生活在莫林顿.克里斯顿。又如:钥匙插不进锁孔,钟也不响,但我们都等待着神来救国王。还有镇检察官已经栖息在,他的杆,他的柱子,或他的栖木上。
P83
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投票全力支持政府,并要求“彻底有力地进行战斗”——这距他们以前要求“人民和平”只有两星期。流行的说法是:当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消息传到纽约的一个咖啡馆时,许多共产主义者正在里面谈话,其中一个人去洗手间回来时发现,在他不再的这段时间内“党的路线”已经改变了。
P84
隔了大约六个月后,我又开始重新写这本日记。因为战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了.....我现在在BBC大约已经待了六个月,并且如果我所预料的政治变革成功,我会继续留在这里,否则可能离开。这里的氛围介于女子学校和精神病院之间,而且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或者甚至比无用功还要稍稍糟糕一些......比如,我在自己所有的新闻通信里都宣称日本密谋共计苏联,我不相信会有这种事发生,但我是经过精打细算的……
P91
战争罪可怕的特征之一是:所有的战争都是一样:士兵去战斗,记者来呐喊。除
了最短暂的宣传旅行外,没有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曾接近过前线战壕。有时想到飞机正在改变战争的局势,我就感到些许安慰。或许,当下一次世界大战来临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每个侵略者身上都有一个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