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102-喜欢=熟悉+意外
心理学的研究得出一个非常坚实的结论,你之所以觉得这个东西美,是因为你比较熟悉这个东西,这个效应叫做“多看效应”。“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情形是,在一个意外的场合,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然后,会非常喜欢它。
多看效应在商业世界中诞生了另一个原则:MAYA(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尽可能前卫,只要能被人接受。例如最容易获得投资的创业思想,是把过去已经被市场证明可行的一个想法用在一个新的领域。因为人们虽然支持创新,但这种创新也是在人们理解范围内的创新,而非其他。
最容易被人接受的的东西,往往是在熟悉和新奇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而这个平衡,即是我们的学习区,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将其变为“舒适区”的。由此得到,如果想要培养某项技能或者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需要去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一个令你新奇并熟悉的领域,然后进入,最起码在开始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你是不会“厌学”的。
不仅仅是在学习方面,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人们也会选择在熟悉的基础上有一点新奇的选项,由这样的选择可得出另一个推论,人们的选择并不是完全基于理性,而是自己的熟悉和经历,当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即选择是由潜意识在你不知道的情形下所发生的。
此外,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敢于从舒适区往外走一步,但是还不能走太远。面对这个世界你不能一味迎合,你要敢于任性地加入一点新东西,但是为了你自己的安全着想,也不要太新。
回顾一下自己了解的古代变革,如果是大刀阔斧的改革,阻碍力量是最大的,即使改革成功了, 但主导改革的人也不能善终,例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等。以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看,这些改革者忽略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对于全新且不熟悉的事物是无法接受,甚至是厌恶的,这种厌恶上到权力的掌控者,下到平民百姓,均是如此。
上学期间,历史课本提到某次变法、改革失败的原因总是会提到没有获得百姓的坚持,没有群众支持,课本上面的看法还是浅薄了,不是没有获得支持与否的问题,是是否被人们接受的问题,如果被接受,变革和改革的大潮是阻挡不了的。
通过今天的文章,自己学习以及获得最深的感悟是,以一个被接受的角度去看新生的事物;对于自己能力的培养,以自己接受且新作为前提,不厌学,才是持续下去的根本。
日课105-“敬畏”,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敬畏是什么呢?文中的答案是,敬畏是当你看到一个特别大的事物,而你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时,敬畏就会产生。
产生敬畏的原理是什么呢?人是自恋的动物,虽然有的人会有信仰,但是这种信仰的前提也是,因为我的虔诚,所以我信仰的事物才会满足我的要求,本质上来说,自恋并没有因为信仰外在事物而消减,反而是通过外在的信仰去增强了自己的自恋。基于此,让一个人对外在事物产生敬畏是很困难的,除非,这个事物本身打破了另一个人的自恋。但是,敬畏就是这种打破的力量。
且因为自恋的打破,敬畏使人更愿意合作,更愿意去分享,更愿意去团结。
敬畏也让我们从自己的一元关系中走了出来,让我们去建立二元或者三元的关系,让我们跨越了“对自我的迷恋”,让我们去接受和尊重其他独立的个体。
当然,除了对敬畏本身要产生敬畏之外,还需要让敬畏成为提升你认知的一种方式,仅仅敬畏是不够的,因为敬畏不会推动任何的进步和发展,敬畏之后的行为和行动才会。
敬畏,当你选择与他同行时,他会作为一个导游,带你领略路途中的新的风景,并增强你的体验。
任何事物有存在必有意义,但这种意义需要你自己去实现,例如“跳出来”。
日课152-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
对于今天文章的学习,自己首先明白的是如下三个职业的不同:
心理治疗师:通过谈话的方式治疗和缓解患者的一般性心理问题。
精神病医师:通过药物治疗精神病。
心理咨询师:没有医师资格证的心理治疗师。
今天文章的重点即是告诉我们所不知道的心理治疗师治疗病人的一些方法和其中的原理。
因为心理治疗师行业参差不齐的水平,再加上病人不能很好的向心理治疗师就其被治疗结果进行反馈,所以,心理治疗行业的水平提升就成为了一个难点。而同行交流,互相给反馈,是提升行业水平的重要方法,基于此,如何获得即时反馈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心理治疗行业采取了另辟途径的方法,即“反馈信息疗法”,它的原理是如果不能通过病人获得即时反馈,就设计一个可以反应或得出即时反馈的机制,通过这样的机制来判断被治疗的病人病情是否好转,方法是否有效等等。
但是“反馈信息疗法”却并不被心理治疗师所接收,因为他们认为人与人的交流,机器是无法取代的。这是认知的一个误区,人与人的交流在很多情况下是主观且低效的,而机器反映的是客观、直观的数据,它能让一个人基于数据形成更好的判断,更高效的分析被治疗病人存在的心理疾病。
对于这样的偏见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