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好多鱼的故事,这是一个从每天每人一条鱼果腹到存了好多鱼休闲的故事,这是一个鱼由少变多再由大变小的故事,就像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为了许多鱼,但是却因为各种信息的干扰,让我们忘记了我们需要的是为了这些鱼——完整的鱼。
《小岛经济学》是以鱼与人们发生的故事作为一个语言,讲述了美国经济史,原本枯燥乏味的经济学史开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又耐人寻味。因为我是一个经济小白,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源自于电影《一出好戏》,所以,在这本书中,我更多的感悟来自于自己,我更愿意把书中所学的东西来指导我去过好我的生活。
故事的开始,是小岛上生活的三个人——艾伯、贝克和查理,他们每天的工作是捉鱼,然后果腹,每人每天一条鱼,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就像刚开始工作的我们,拿着刚刚够糊口的工资,过着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早出晚归只是完成手头的工作,好换取工资养活自己,这就是我们的“鱼”。
可是,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艾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还想着枯燥的生活需要一些色彩,他爱好广泛,可是,他没有时间,因为他要吃饭,必须捕鱼,捕鱼需要一整天的时间。为此,他必须思考。聪明的他想到了制作“捕鱼器”来提高生产力,这样,他就有时间就做他喜欢的事情。所以,为此他要饿着肚子去实现他的想法,同时还要忍受同伴的讥笑。艾伯的生活是我所向往的,可是懦弱如我,没有勇气去打破现有的平静,去挑战自己现在平静的生活,怕失败,怕嘲笑,怕饿肚子。
艾伯成功了,他的“捕鱼器”提高了他的生产力,节省了他的时间,他不仅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给身边的人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他的成功得到了身边同伴的效仿,但是被效仿的同时,他需要共享他的鱼,这些都是艾伯做出的选择。人生就是一个这样不断选择的过程,每一种选择都可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一条路,在选择的同时,也要注意好风险防控,但是本心只有一个,是为了有足够的“鱼”。重要的不是少吃鱼,而是要多捕鱼。想要的东西越多,需要付出的代价越高,无所求才无所惧,可是凡是都无欲无求,提高不了生产力。
“捕鱼器”的普及使岛上储蓄的鱼开始变多,三位居民可以心无旁骛地发展自己的喜好了。人越进步,思维越活跃,贝克觉得他们还可以过得更好,于是开始革新技术,逐步实现自动化捕鱼。同样,三人一拍即合,为此,愿倾其所有,前提也是有所积蓄。因为有“鱼”,所以敢“渔”。内心对于未知世界的不敢尝试,可能是因为自身内心储备的不够,敢冲的前提是心中有“鱼”,无所畏惧,终归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鱼的大量储备,使得鱼成为岛上的流通工具,用来衡量价值。而温饱解决之后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第一二产业的崛起萌生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选择的不同,使岛上开始有所分工,生活也不再是简单的穿衣吃饭。
后来的小岛,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军队、银行、投资机构、进出口贸易等等应运而生。为了便于流通,“鱼邦储备券”产生。“鱼邦储备券”和鱼是等价值的,可是,却在流通的过程中,“鱼邦储备券”对应的鱼缺斤少两了。就像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心,本以为是在努力地朝着最初的方向而前进,却在航行的过程中,偏离了轨道。我们的努力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那些信仰,让自己的爱好得以实现,所以才想办法去找“鱼”,可是却在找“鱼”的过程中,被“鱼邦储备券”迷失方向,“鱼邦储备券”的存在本是为了更好地交换“鱼”。而我们总是在找捷径,却忽略了来时的路。
生活需要许多“鱼”,这些“鱼”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竞争力来实现,太多的形式主义并不会给内在储备带来太多便利。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本质还是在于提高“捕鱼器”的效率,是在内核上做出突破,同时,不要忘记来时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