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时候,同学们的QQ空间里经常发一些“非主流”的话,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就是“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长大了,人们不再把孤独挂在嘴边,但直到现在,身边也不乏有人隔段时间就发个朋友圈,一个人默默的坐在酒局的一角,感叹身边的灯红酒绿也都与自己无关。
约翰·T·卡奇奥波(John T. Cacioppo)是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心理学教授,也是该校认知与社会神经科学中心(Center for Cognitive and Social Neuroscience)主任。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研究孤独感。他说,孤独感与口渴、饥饿、疼痛很相似,是一种反向讯号。
卡奇奥波表示:“拒绝承认自己的孤独感,就像拒绝承认自己饿了一样,没有意义。”不过他也说,“孤独”这个字本身有负面涵义,意味着一个人不善社交或无法自立更生。
这种没有被言说的污名,从打给Silver Line的电话里很能看得出来。Silver Line是一个为老人服务的24小时热线中心。这些老人家打电话来,是为了满足生活的某种基本需求:与他人保持联系。大部分去电寻求建议的人,问的都是,比方说,“怎么烤火鸡”这种问题;有些人一天会打上好几通。有位女性每小时都会打这条专线问时间。只有极少数人会坦诚地讨论自己的孤单感受。
这种孤独感对于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来说也显得极为明显。相比于国内丰富的夜生活,英国的生活方式是相对来说无聊的。吃中餐,唱歌,打游戏是为数不多的几项社交活动。大二的那年暑假很放纵自己,连续一个月几乎每天都在ktv度过,夜晚12点才是一天的开始,唱歌喝酒到早上,大家一起去麦当劳吃早餐,然后去朋友家继续喝酒玩游戏。中午回家睡觉,晚上再去下一个局。。。
其实,在那段时间,最怕的,就是独处。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无所事事,感觉全世界发生的事情都与我无关。就算看综艺看的哈哈大笑,回过神来就会发现整个家里回荡着的,只有自己的笑声。
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把孤独感描述为“不可丈量的恐怖”。那是一种悄无声息的伤害,在夜晚的时候一点点吞噬你。而留学生这个群体,由于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怀,少了一些安全感,就很容易感到孤独。
很多人说孤独是一种病,那么我想很多留学生都得了这种病。但其实,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妨正面的看待孤独,转变自己的心态,锻炼自己独处的能力。要理解短时间的孤独是正常合理的,要相信自己能够有能力,有勇气面对孤独。因为孤独不是一种病,而人类,不仅对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有渴望,在有的时候,我们也有对孤独的追求。
对于小孩子来说,一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这样才有益于培养孩子独处的能力。
对于留学生朋友来说,时间相对宽松自由,那么,利用独处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是一种很好提升自我的方法。自己在家做一餐美食,练练书法,画画,跳舞等等,都有利于提升自我修养。
要相信,我们并非只为爱而生,就算活的孤独也一样能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