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着给自己的人生补课,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没注意我的一位学生发来的短信。晚上灯下细细看来,有些意思:
“老师,您要好好休息!假期里本来都包好了饺子想来看你,可是煮熟后饺子有点咸了,等有时间,学生亲自给您包。老师,这学期考了班级第一,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大学里,遇到了很多不错的老师,他们对我都挺好的,大学也蛮有差距的,我想找一个学习伙伴,可是他们宁愿打游戏,也不愿意去做实验。所以有时候,感到很孤独。不过学生没放弃,尝试着锻炼自己,最近我和几个交大的同学,在玩无人机,做一些航拍。一直在走,不愿放弃……”
看完这位同学的短信,我不禁感慨起来。一则有感于这一声问候中所蕴含的人情冷暖;二则有感于短信中流露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现在的孩子多数是温室里金贵的花朵,父母呵护有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常有的事,更别说包饺子做家务替父母有所分担了。而一旦进入大学则荒费学业,以游戏玩乐为业。像这个男孩一样对大学生活和未来人生葆有足够智慧、头脑清醒的孩子并不多见。我们功利化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毁掉了大多数,值得反思的地方的确有很多很多。庆幸的是,这个孩子并不在其中。
我不由地记起第一次见到这个男孩的情形:他虽然还末摆脱高考失利的阴影,但选择到我们学校来复读,上课时总是扬起脸,专注听讲,嘴角则微微翅起,眼神里充满了不服输的倔强。 他的家在北塬的山区,条件并不好。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祖父、祖母和他留守,但这并未削减其孝心。高三每个大周末回家,他要给八十多岁的祖父母蒸下足够的馍,尽量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他也喜欢看我空间里的文章,特别是我写给逝去的祖父和健在的祖母的文章,并常在文末留言。其待人真诚,没有丝毫的浮躁和敷衍,有时实诚地令人心疼。
这些情形都是我作为他的英语老师,在和他的交往中一点点逐渐了解到的。同样出身山村农家的我,能想像出一个瘦削的身影怎样在弯曲徘徊的山道上独自行走; 我也能想像出初次面对大山外的世界,他是怎样的羞怯和自卑; 每次和他交流,我总能敏感地捕捉到一个山村少年在封闭、孤独和抗争中成长所留下的痕迹。譬如言谈时这个孩子会有些局促,不安时会不自觉地伸手挠挠头发,紧张时会重复一下说过的言语……。从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青涩的影子。
他第一年高考受累于弱科英语,成绩并不尽心意,但他从没有停过追梦的脚步。 复读时极其勤奋和认真。只要有空,总能看见他高声吟诵,练习口语,而问起问题来则近乎较真。这些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高考后所上的大学不是很有名气,但他的英语成绩提高很明显,而且他越来越喜欢这个曾经带来过烦恼和痛苦的学科。今年元旦时,他高兴地告诉我,他代表他们学校参加了全国英语口语竞赛……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我却有些惭愧和不安。我之于他,能做的和做到的屈指可数: 为了鼓励他学好英语,我在学生大会上表扬过他两次; 高考第一科带考时,在一中考场前门拥挤而嘈杂的人潮中,我无声地拍过他瘦削的肩膀,算作鼓励;在第三科考前,我看到他有些沮丧,为于使他精神些,便伸出手掌,和他用力地击了两次掌。
高考最后一科考完,看见我,他疲惫的脸上露出略微苦涩的笑意。经过我的身旁时,他出人意料地给了我一个并不算熟练和大方的拥抱,身体羞涩而僵硬,动作急促而短暂,甚至有些抖动。我知道他为自己的梦想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失意仍无法避免。这样失落的神情我每年都看到过,并不陌生,但我所接受到的这样的拥抱,却从来没有过。正因为如此,我的内心瞬间风雷激荡,感动淹没了一切,四周似乎静滞。我一下子想起了在外地求学的儿子,诸多心绪复杂交织……最后,我在他的后背上轻拍了两下,结束了这次意外的拥抱。
一个教师的工作繁杂和琐碎,值得铭记和难忘的也很多。但我和他的人生交集仅有一年,实在太短,所以忘却的居多,印像深刻地只有这些了。 而现在回想起来,那个短暂的拥抱,多么温馨和令人动容!也许,他给我的是他人生中少有的拥抱之一,那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他在困境中仍不忘向别人表达谢意,让我见证了一个人青春年少时的承重、坚韧和蜕变。我有此经历,何其有幸!
而现在看到这个孩子这样的短信,我更欣慰于他一如既住的坚强和前行。或许,人生中寒冷可以抵御寒冷,温暖可以包融温暖,我们需要击败苦难的,正是苦难赋予我们的精神养分!
但愿这个孩子和普天下所有的孩子一起,在人生路上昂首挺胸,顽强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