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美国波士顿Soft Robotics公司只有12个人,做出万能机器手的复杂科技,机器手是柔性的,能够从任何角度抓住任何形状的物体,而不损害物体本身,运用哈佛大学的技术,仿生学原理,研究章鱼的触角发明了塑料的可变形机器手,像人的各个手指一样可以弯曲,灵活柔软,可以设置力度,不会捏碎所抓的物品。
美国以知识工人为主,它的机器人替代是从低到高,顺序替代;中国以制造厂为代表的体力劳动领域里,机器人先替代的是最复杂最成熟的工人。
中国制造业与美国的创新产业从硬件上来说,天然互补,有很强的结合点;但在软件上,结合不够,有很大的差距。美国需要更好的企业支撑,帮它实现量产,开拓市场。如果中美对接不顺畅,十年之内美国自己的制造业就会崛起,就没有中国制造企业的事了
7月14日
罗辑思维的经验:首先定位清晰。知识服务分两种,一是节省时间,二是打发时间和消磨时间。罗辑思维选择的是节省时间;其次年轻人挑大梁。公司之间,公司员工之间是联盟关系,互利互惠,没有上下级没有甲方乙方。三是给年轻人试错的机会。从工作中锻炼,然后成熟起来。允许试错,出现问题,迅速调整。四是很前沿,很擅长用心得科技来做事。
7月15日
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普遍看法可以分成四个象限:明确的乐观,不明确的悲观,明确的悲观,不明确的乐观。人要做明确的乐观派。
7月16日17日
全球风口里,中国有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可能是一个主导着。因为创新里有不少不创新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创新是不适宜的,且所谓创新必须科技创新。存在高技术门槛,大众参与的距离是落差很大的;需要企业家懂科技,而不是科学家去懂企业,把科技放到企业家手里;科技——产业研发——生产,产业的研发能力才能反应国家真正的科技实力。
美国完成一个产品的研发,需要5—8年的时间和1000万美元以上的投入。积木式创新、新木桶理论、协作的模块化是提升社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科技产品和企业都进入了大爆炸创新的时代。未来的人需要机器智商;未来的机器要拥有人类智商。未来有三类人不会被机器替代:创新者、连接者、领导者。未来是人机结合的超有机体。
民科时代结束了,意味着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有20岁的科学天才,没有20岁的产业专家。招商引资要转化为招商引技。中国制造能力全球领先,世界唯一,大规模的,复杂产品的开放制造。产业集群。美国科技、中国创新、全球市场。
7月18日
自动驾驶的现状:最高级只需设定好出发地和目的地,谷歌目标就是如此,实验汽车甚至取消了方向盘;特拉斯目前的技术处于第二级,而实现无人介入保证安全须达四级。
尽量选择狭窄的领域,但要有清晰的应用场景和诉求。
7月19日
Ai领域的机会:与现实应用结合的人工智能,是小公司的好机会。一些看似机会较大的领域,恰恰大公司早已经重点布防过。人工智能领域的细分,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算法、图像识别、语义网、语音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