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14 吴少英
由于特殊情况,我的阅读实践和上次连在一起,一本绘本活动结束后我问还有想留下来的可以留下来,基本上孩子们都愿意留下来继续听。在中途休息回来后,我进行了下面活动:
一、暖场导入:
音乐律动“动物叫”,让孩子认识、了解动物的叫声,并从中导入绘本。
——刚刚我们这首儿歌里面认识了很多动物的叫声,你们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叫声吗?(孩子们积极响应和模仿)
——那你们知道兔子会发出什么声音吗?(这个问题一出来,孩子们开始若有所思,有的孩子说:我在电视上看过,但我给忘记了,有的孩子不肯定的反问是“吱吱”吗?)
——兔子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绘本《兔子会发出什么声音》
二、图画阅读
在这两页环节中,我和孩子互动比较多,让孩子跟着读绘本的速度,学动物叫(孩子们的反响很不错)
三、最后的延伸活动我借住主人公小兔毛毛的问题“为什么总是有人想制造一些声音”引导孩子进行思考。
——我们周边有什么声音?为什么他们要制造这些声音?
A:有卖东西的喇叭声,他们为了吸引顾客。
B:有汽车的声音,汽车的声音是提醒路人。
C:有小朋友说话的声音
延伸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孩子说:“声音是物理现象,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耳朵是听不到声音的,他们是聋哑人。”
我借住这个孩子的话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总结:“是的,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物理现象,我们能听到声音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这个绘本孩子们的反响很好,孩子们也很喜欢这个故事,但我觉得可能是我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总觉得自己没把故事读透,最后没有回到兔子会发出什么声音这个话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