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和同事吃饭的时候,偶尔聊起了过去麦收的事情。
小时候麦收是生产队的大事,收割麦子都是青壮年为主力,小伙子的干劲别提多高了。中午、晚上生产队还送饭菜到地头,平时舍不得的大馒头、白米饭还有猪肉青菜炖粉条统统安排。听老人说吃公家饭的小窍门,第一碗盛小半碗,第二碗才要盛得满满的,如果第一碗盛满了,等你吃完第一碗想盛第二碗时,米饭桶可能已经被大家抢光了。
妇女负责在麦场晒麦子、压麦子、扬场收麦粒入仓。小孩子们就在场边的树荫下乘凉、玩耍。
在麦场最累的农活就是压麦子了,从地里收来麦子要在麦场暴晒,把麦子晒得又干又脆,这时在烈日下妇女三五个人拉着石头碌碡碾压,麦粒就会从麦穗中脱离下来,有时也会用闲下来的牛马拉碌碡。最后就是把麦子堆成一堆堆的,妇女们会用簸箕把包含有麦皮的麦子迎着小风扬出来,把麦粒和麦皮分离开来,最后装袋归仓。
麦收结束后,除了缴大队的公粮,生产队一般会给老百姓分一部分小麦,让家家户户都吃上一笼白面馒头,来享受麦收的喜悦。因为麦子太金贵,一般人家也就吃一二次白面馒头,大多时候还是吃掺了玉米面的杂面馒头或玉米面的窝头。
馒头好吃又挺赛,窝头咸菜是常态。
邓公上来分配改,家家户户乐开怀。
2025-08-26(麦收------30-26)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载《运城日报》 转载《运城晚报》 2019年06月13日 ■陈永安 父亲的麦收 一 进入阳历六月,山西的麦子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