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闲时光阴易过,一转眼过了一年,又到了元宵佳节。甄士隐命家里的用人霍启(同意:祸起)抱了女儿英莲去街上看花灯,半夜时,霍启要小解(小便),便把英莲放在一家人的门槛上坐着。等他小解完了来抱时,哪里还有英莲的踪影?霍启急急找了半夜,至到天要亮了,也没有找见,于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远远地逃到了他乡去了。
甄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都没有回来,便知道出事了,于是叫了大家一起去寻找,结果都音信全无。这夫妇二人,活了半世只有这一个独女,如今丢了,痛心得日夜啼哭,几度想寻死。不过是过了一个月,甄士隐就大病了一场,妻子封氏也因为思念女儿一病不起,每天都请医生治疗。
祸不单行。三月十五这天,葫芦庙中的油炸供品,被那些和尚不小心引上了火,火烧到了窗户纸上后,整个庙烧起来了。附近人家的房子多用木头造成,于是,接二连三,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样。虽然有军民前来救火,但这火势滔滔,哪里能救得了?整整烧了一夜才渐渐熄灭,也不知道到底烧了几家。只可怜了甄士隐家就在隔壁,早已被烧光,好在人都没事。甄士隐无奈叹息,只能与妻子商量,去田庄(家里的田产,租给别人种)上先安身住下来。可偏偏这些年庄稼没有收成,又遭老鼠黄蜂大量偷吃破坏,让人不得安身。甄士隐只好将田产都卖了,带着妻子和两个丫鬟投奔到他的岳父家去了。
他岳父名叫封肃(同:风俗),虽然是务农,但是家里还算是富裕。见他女婿这么落魄地来投奔,心里很不高兴。好在甄士隐还有些卖田产的银子,拿出来托他帮助买点田产置业。甄士隐是个读书人,不懂得做农事,勉强支撑了两年,便越过越穷了。
封肃每次见到他们,就说些闲话,又在人前人后埋怨他们不会持家,好吃懒做之类的。甄士隐知道投靠不住他岳父,心中悔恨,再加这几年的遭遇,丢了女儿烧了房子花光了家产,着急、愤恨、哀怨、苦痛,各种愁绪积累在心里。又是人到暮年,贫病交加,就渐渐地现出了不久于人世的样子来了。
有一天,甄士隐拄着拐杖到街前散心,忽然,前面来了一个跛脚道人,穿着一身破烂,疯癫狂放,口里念着几句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了,便走上前说,“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着说:“你要是真听见了‘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要知道世上万般事,好就是了,了也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得是了。我这歌,就是《好了歌》。”甄士隐本来带有前世的慧根,听道人这样一说,心中顿时大彻大悟。笑着说:“且慢,看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怎么样?”那道人说:“好,你解注来听听。”甄士隐说:
如今这空荡荡的破房子,当年住着满堂当官的人家;如今的枯草荒场,曾经是繁华的歌舞场。曾经结满蜘蛛网的房子,如今又糊上新窗纱有了人气。说什么岁月正好,怎么转眼又两鬓成霜?昨日才送了故人上山,今晚就有红帐底下卧鸳鸯。曾经金银满箱,转眼落魄受嘲笑。正叹息他人命不长,谁知自己命不久。对儿子教导有方,保不定日后却成了强盗。为女儿选了个富贵人家,却没想最后流落烟花巷!有人嫌自己官小,使得锒铛入狱;有人曾经穿着破棉袄,如今成了三品大官:熙熙攘攘,人生如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都是荒唐事,到头来,都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跛脚道人听了,拍着手笑说:“解得好,解得妙!”甄士隐说一声:“走吧。”抢过那道人的包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和那道人飘然而去了。这事在街坊间轰动一时,广为传谈。他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哭得死去活来,与父母商量,请人各处寻找,哪里有什么音信?无奈,以后只能依靠着父母度日。好在身边还有两个原先带来的丫鬟,主仆三人,做些针线活卖,补贴生活。封氏哪怕天天抱怨,也无可奈何。
一天,甄家的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然听到街上有吆喝声,大家都说是新太爷到任了。丫鬟于是躲在门内向外探,只见那官员的手下一对一对,前呼后拥着一抬大轿朝官府过去。这丫鬟愣了一下,想着这个官好面熟,像在哪里见过一样。于是进屋去,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到了晚上,正准备休息时,忽然听得一片拍门声,许多人嚷嚷道:“本府太爷差人来请老爷去问话。”封肃听了,吓得目瞪口呆,不知道将有什么祸事发生。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