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你的人生有什么可能》读后感
一:你想怎么活?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提到了,感兴趣并不是你做一件事的必要理由,很多事情,只有你开始做,才会有机会了解它具体长什么样子,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东西确切地说是有好感)。就像单恋一个人的感觉是不靠谱的,你得实际去接触TA是一个道理。只有去接触了,才有机会真正了解,有的放矢,最终达成所愿。
大部分情况下你不喜欢一件事,仅仅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做好它,只是找个借口逃避。或许是因为觉得枯燥,觉得没有技术含量,没有意义,觉得难。但归根到底是因为你属于僵化型心智,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拿不喜欢来自我设限,放弃自己的可能性。只有你努力做了,才有资格说这事你不喜欢。它是个结果。这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只有少数人通过努力,能够做得很好,依旧会不喜欢。原因是就像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它不是你的志趣,即使成绩傲人,也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存在感,做这件事的意义。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来三种人生的活法:
遇见:跟着感觉走,以好恶为决策基准,期盼“遇见”自己想要的生活。
定位:相信世界上已经有个最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清晰地搞明白自己应该要什么,在哪里能获得,然后设定出一个清晰的计划,最终一步步达成。
创造:不愿意相信任何现成的人生答案,希望自己创造出一个。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功成名就或及时享乐,而是追寻的过程。第一步是修炼——如果无法一下子看清人生的终极意义和目标,先找到一个值得一试的目标,在达成的路上修炼自己的能力,扩大眼界,反复重复这一过程——逐渐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定见形成,能力变强,就能够如愿过自己的人生。
在BBS纪录片《56UP》里面,这三种人生策略,分别有对应的人。
定位人生的有:最典型的是来自上层社会的安德鲁,约翰,苏西;其次还有实现阶层流动的贫家孩子托尼,农场主的儿子尼克,他们要么复制了父母的成功路径,成为律师,要么按照父母的安排去上秘书学校,要么靠公认的教育改变了人生。
创造性的人生策略:对应有四个,都是非底层的。第一个是上层社会的查尔斯,在大学期间发现自己对于记者感兴趣,他一直以来都是自己阶层的反叛者,底层人民的同情者,后来去了BBC4频道拍纪录片——可以启发民智。
第二个是来自于中产教师家庭的尼尔,大学上了半年,为了追寻自我的价值,脱离机械无意义的人生,跑去工地做工人,流浪汉,最后做乡村议员(他也渴望从政,影响其他人),并尝试写作。纪录片里所有孩子中,他的自省,洞察力,对人生的感悟,我认为是最高的。他也是片中我最敬佩的,因为他在积极地探索自己的可能性,想活出自己。
第三个是警察家庭的皮特,他前半生也是定位性策略,28岁以后辞去教师工作去做公务员,业余开始专注玩音乐(他28岁时候提到自己开心的时刻是做乐队主唱),到56岁,出了音乐作品,算是功成名就。
第四个是来自军人家庭的布鲁斯,他从小父母离异,父亲是军人无法照顾他,所以4岁的他就开始寄宿,孤独,军事化管理的冰冷寄宿生活,让他变得非常的悲天悯人,7岁的志向就是去帮助非洲那些穷苦的人。后来他牛津大学毕业,在伦敦金融圈做了一年金融后,去了孟加拉国去支教,直到40多岁返回伦敦成立家庭,后来去的是贵族学校,当老师。
其余的都是底层的孩子,他们的人生策略,都是遇见型,无作为,挣扎在温饱线上。
你选择哪一种活法?这直接决定了你对于自己的职业及爱好的态度。因为大部分人的职业选择都基于专业,而专业看似是我们自己选的,高考那会其实都是瞎子摸象,根本不清楚要做什么。这时候,如果我们有个爱好,多少会使得自我有个安放之处,能体会到全情投入喜欢的事情的快乐和充实。
二:兴趣有哪几种?在书中,作者提到兴趣金字塔的概念:
1直观(感官)兴趣: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跟着感觉走的典型,跟小孩子很像,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我们被淘宝等各大商家,手机网页牵着鼻子走。在流量为王,粉丝经济的互联网盈利方式下,只有不断切换网页,才能获得更高频率更广的点击率,才能让那些靠收广告流量的人拿到钱。这种方式,符合人跟着感觉走的本性,反过来也加速了我们的肤浅的好奇心,看着知识面很广,紧跟潮流,却无一例外地成了丧失独立思考的板砖,因为太浅薄,太扁。
2自觉兴趣:认知行为参与的兴趣,他们会聚焦这个感兴趣的东西,查很多资料,深入了解,因而会持久并聚焦在一个领域,在脑子里产生能力,能力反过来会让我们体会和学习得更多。
3志趣:他们的兴趣在于探索奥秘的过程,专注于沉浸的状态。这足以抵抗世间的无聊和任何困难。在他们眼里,逆境反而是学习成长的机会。你以为他们艰苦卓绝,其实他们以兴趣为老师,追求自我成长,乐在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
三:为什么你会觉得空虚?
人有现实的自我,和期待的自我,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为空洞;人们期待填满它,成为期待的自我。这种渴望成长而产生的空洞就叫“成长空洞”,你也可以叫它“内心的需要”,你觉得什么东西能够填满这些空洞,它就具体化成为你的需求。
如果这些空洞长期无法填满,你就会觉得空虚,厌倦,无价值。一旦这些空洞被填满,你就会觉得满足和充实。缩短期待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的过程中,你得以成长,变得强大,接近你期待的自我。所以,不要惧怕这些空虚,厌倦,感觉不到价值的感觉,请明白,这是你内心成长的需要,直面这些内心的声音。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社会和天性的结合,加缪说:人渴求融入群体,同时也渴求自己与众不同。在成长需求这件事情上,先内化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考虑怎么可以在现实社会中实现这些东西,是比较好的两全法。
依靠不断的追问,探索,因为只有你自己才真正知道你需要什么。从成长空洞的底处,从内心深处长出来,利用心智的力量,长满这个空洞,而不是拿社会标准,物欲来填满精神空虚。就像刚才提到的,有些人能够把一件事做的很好,但就是不喜欢,最根本原因是这不是他想要的,缘木求鱼,体会不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和充实。
四:想实现自我的价值,得首先得问自己,你的价值在哪里?你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能拿它赚钱吗?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冥冥中渴望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却不去修炼自己地技能。总渴望着一蹴而就,遇到困难就退缩,很少有坚持一直做的事情。所以,你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想明白这一点,你可能会回想起自己曾经轻易放弃的事情。是的,找到喜欢的事情,先从那些被你半途而废的东西开始,先坚持做。直到觉得可以自豪地给自己交代。
1.如果你从来没有尝试过做什么感兴趣的东西,你可以这样开始。首先问你自己,你期待成为的那个自己是什么样的?你希望自己掌握什么技能?写下来,找出最喜欢的三个;视频学习,团购个课程去体验下。
2.或者你感兴趣,但是觉得很难实现,需要天赋,真相是你没有那么喜欢。有趣的行业,是需要童子功,家学,天资,机缘。但这都不是阻止你尝试的理由,反而做到,更彰显了你的牛掰。
先用工作养着这些爱好(从感官兴趣上升到自觉兴趣),查资料,查这个行业牛逼的人,看他们的履历,总结他们的成功路径,看能悟出来什么;买相关方面的书做具体的了解,习得更多知识;报班培训,认识些同好的人,以及该行业的从业者,从他们哪里,具体化地了解该行业,就业前景,好的学习方法,融入做喜欢的事情的氛围里。
养活自己是第一要务,养兴趣的事情只能在业余做。这意味着你足够爱它,足够自律,去寻找一切时间,方法,去实现它。做自己想做的的事情,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那些成功的人,他们的诀窍就是立足于现在,做好眼下的工作,处理好你的人际关系;在当下,修炼自己的各种能力,能力可以通用(专注,细心,持之以恒,迎难而上,观察能力,见贤思齐,自学能力等),所以不存在浪费时间,无用功。
世界没有无前途的工作,没有无望的理想,有的只是无能的,自我设限的懒人而已。
五:现身说法——我的涅槃变“野鸡”之路(《明朝那些事儿》里,说徐阶对付严嵩,完成涅槃,一帮人来巴结,后来栽跟头,就没人搭理,作者戏谑道:涅槃后自然成了野鸡,自然同僚都弃他而去,这里只是想指代改变,并无失败之意)
刚工作的时候,跟大家一样,要求待遇好,不讨厌。找了专利翻译,因为喜欢文字翻译,和高工资(我学语言的)。最后发现工作枯燥,自己粗心,根本不适合也不喜欢。
喜欢韩剧,对韩语感兴趣,所以一拿到工资,就报班学,学了几天觉得没意思,放弃;当了妈妈,看了些育儿书,觉得心理学很有用,脑袋一热买了一堆书,结果看一页觉得佶屈聱牙,随即放弃;
觉得甜点好吃,买了一堆家伙什,材料(花了好几千),大半夜打鸡蛋,化黄油,厨房里一站俩仨小时,最终觉得真尼玛体力活啊,受不了,再也不问津;
然后又想到小时候喜欢钢琴,唱歌,就买了个电钢,看视频,报班,觉得有点难,放弃了;以后只要听到别人谈钢琴,心里就刺痛,无数次又重新去练,我知道这个东西,可能是真爱;
从小就有改写电视剧结尾的兴趣,写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十几年如一日地写日记,再三反复,从今年三月份到现在,正儿八经开始文字修炼阶段,然后发现这个东西,是真爱。
这些失败的尝试,一度让我觉得自卑,我给自己贴了做事没有恒心的标签——虽然一定程度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对我的成长来说,这个结论有什么用呢?就像网易公开课哈佛幸福课里提到的,心理学家观察在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里的几十对双胞胎,发现长大后,每一对双胞胎彼此的人生轨迹,性格,喜欢的口味惊人地相似。所以得出结论:基因对人的影响,大于任何后天的勤奋,环境。姑且不谈论结论是否客观(事实上,最终研究者后来承认观点是错误的),然而,这样的结果,除了让人更绝望,还有什么用处呢?
你只有换个角度,接纳自己的缺点(你也会想办法改变,但是你并不痛恨没有改掉之前的自己);更重要的是,你要看到到自己的长处上去,顺风扬帆,先撑起自己对生活的信心,找到一个坚实的可靠的支点,先品尝长处得以发挥这件事带给你的喜悦,肯定,满足,先让自己开心起来。人只要高兴了,心情好了,看世界都是明亮的,再回来看不完美的地方,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 了。因为你不害怕什么,也有信心做到。
对我来说,正是我实际去体验了韩语,钢琴,甜点,虽然是浅尝辄止,但就像是阅读里的粗读一样,我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不是一脸茫然。如果以后我想学,可以随时开始,只要我愿意努力。而不喜欢的,至少我知道为什么不喜欢,以后会排除这个选项,并总结自己喜欢的会是什么样的。就像爱迪生排除那些不是钨丝的所有材料一样,失败,意味着你更接近成功。
虽然我不喜欢的自己的工作,而且我的不喜欢,有部分原因是我不够细心。但我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正是因为工作痛苦无聊,才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网易公开课里最热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幸福课》推荐给大家。其中,有个观点跟木桶理论相反,更重要的不是注意你的缺点,你的失败,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到你的优点上,学会把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把负面的事情转化成积极的动力,这样才会注意到消极状态下你看不到的。
你一而再再而三都割舍不了的,就是你的真爱。你一直坚持的一件事,可能就是你最有天分的,最喜欢的东西,只是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到,拒绝去尝试,尝试了难以坚持下去,难以做到花大量时间去掌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