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先生的小说《唯一的听众》,讲述了被家人戏称毫无音乐天赋的“我”,在一位自称是聋哑人的声乐教授的鼓励下,刻苦练琴,终于成了一位小提琴手。“我”对那位声乐教授无比感激,在“我”心目中,她是独一无二的至尊听众。
给学生讲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当堂就提醒大家:别忘了,声乐教授之所以愿望用“善意的谎言”助力“我”的成长,是因为“我”很勤奋,我愿意“刻苦”练琴,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成就。想遇到愿意帮你的人,你必须值得别人帮助才行!鼓励不等于努力,自己不努力,别人给你再多的鼓励也毫无意义。
后来,又看了一篇让我很快意的文章,是那个单元测试卷上的,题为《美丽的歧视》。大意是:“我”的同学大伟,曾经的学渣,在复读班考倒数第五,后来竟在“我”读大三的时候,也成了北京某知名大学的学生。而让他发愤读书的原因,竟是为了向英语老师证明:他不是“孬种”。(大伟对“我”说:“ 有一次教英语的张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背单词,那会儿我正在读一本武侠小说。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是没出息,你不仅糟蹋你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我‘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张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一定要上大学。说着我把那本武侠小说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分数我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只差17分,今年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张老师,告诉他:我不是孬种……””)
小说家总希望构架最完满的结局,这篇小说的结尾是:多年后,“我”去母校拜访老师,那位张老师得了骨癌,谈起学生大伟的那段经历,老师说:“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你相信吗?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再后来,“我”又遇见大伟,把老师的话告诉了他,他恍然大悟……
讲真,看到这篇小说感觉特别爽,终于不再是什么“善意的谎言”,终于让那些看似出口伤人的老师变成了“真善美高大上”的样子。
当然,我知道,这亦是一篇小说,虚虚实实,真假难辨,只要主题是积极正向的,无论真假,都是美。
唯美的故事,动人的情节,每每看到这样的好文章,我们都会由衷地感叹:如果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能遇到这样的“贵人”,那该多好!如果每一个老师都能用“善意的谎言”或“美丽的歧视”点石成金,把后进生转化为优等生,那该多好!
可惜现实不是小说,小说虽来源于现实,却又高出于现实。
在现实中,我们也有可能会遇到赏识自己的人,他的鼓励是你前进的不竭动力,只是,这样的“贵人”,你遇到几个?即使遇到,他的鼓励,你记在心里了吗?化为你努力的动力了吗?
我们遇到更多的可能是批评甚至歧视你的人,这其中也许包括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同学或朋友……而且,他们也许并没有小说中那位老师的觉悟,批评就是批评,歧视就是歧视,虽无恶意,却也不见得是用心良苦的善意。那种嘲讽是否让你剜心割肉般地痛过?你是否因为他们的歧视而发奋图强了呢?
有没有想过,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你是否因飘飘然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又或者,若有人批评了你、嘲笑了你、歧视了你,你就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了吗?
你的成败,与他人对你的评价,有那么密不可分吗?
有没有发现,影响你成败的,不是他人对你的评价,而是,你对自我成长的态度。你积极努力了,就会遇到更美好的自己;你消极退却了,就会失去更多的可能。
善意的谎言真美,美丽的歧视真美!可是,我最想说的是:善意的谎言,美丽的歧视,都抵不过你努力的样子!因为你努力,善意的谎言才有了它丰富的内涵; 因为你努力,美丽的歧视才有了它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