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关于毕业论文所有的事情,心里的石头也总算是落地了,明天回家过年,这应该是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寒假了。
相比以前,最近写的东西少了很多,或者说没有心思去写,即便是有了想法,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其他事情占据了。
看着平台上关注的人数慢慢增加又慢慢减少,我很想把这件事做好。能在研究生阶段为自己搭建一个自说自话的小天地,我很知足。过去有很多事情也是半途而废,但有些事情自己知道只要开始了就能一直做下去。
我很庆幸因为写作,我的朋友圈里多了很多码字的所谓“文艺青年”,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目的去做这件事,至少让我看到了一种不同于过去的生活方式。总感觉如果能花一些时间把自己的想法梳理、分享和传递出去,我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也相信会有一些人看到这些文字,然后引发更多的思考。
即将毕业,面对的是更加现实的社会生活,我必须承认自己没有做好准备,但心情是期待和激动的。上学的时候总爱跟别人争名次争荣誉,现在心里想的更多的是能做好自己,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最近有读朋友送的木心回忆录,其中涉及到的古今中外文学评论让我对先生的博学心生仰慕,一个人要读多少书做多少思考才能有这样的博闻强识)和人生哲学(现在还远远谈不上哲学),所以也会看到很多人离开校园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会更加投入地学习。
我之前就有说过,很多人都想过简单的生活,但其实这本身并不简单。稳定的物质基础是其一,精神生活更加重要,这包括情感、趣味、心理建设等等。所以,就像一句话里说得一样,一个人如果想要得到什么,那他首先要失去另外一些东西。
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好好阅读了,前天晚上打开kindle,下载了宫本雅俊写得一本有关于村上春树作品的读后感,理性又富有哲理的文字堆叠让我更加坚信之前所认为的现实生活里是需要这些“鸡汤“的,虽然身边的人好像一直都对鸡汤二字嗤之以鼻。我能从简短又精辟的字里行间捕捉到一些跟自己心灵契合的点,在某一适当的时间竟然也能有治愈的效果,这也许就是读书这件事所具有的一部分价值。
过去几天关于陈思诚和佟丽娅的事情,触发了我之前的一些想法。我特意在微信平台上关于”为什么感情中往往女人更容易受伤”的问题征集了大家的意见,收到的竟然全是女性的回复。大家都一致认为在一段感情中,女性会投入更多,依赖性强,更感性;而男性则相对较理性,权衡之后可以更容易地选择自己更想要的。大家的回复好像也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透过这件事我想说的不单纯是感情问题,站在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我更想传达的态度是女性无论是在恋爱中还是在婚姻里都应该活得更像自己,包容大度绝不是要让一个人卑微到尘埃里,怕分手的爱情不会走得长远。只有真的懂得如何爱自己,才能在一段感情中学会让自己去找寻快乐和幸福的感觉。
就像《崇拜》这首歌里写得一样,风筝有风,海豚有海,我存在在我的存在。这应该是每个人都想去追求的境界吧,做自己真的很难,但至少可以诚实地面对自我。
在前面提到的这本书里,我看到一段话写得特别好。艾佛利德·德索萨说过这样一段话:“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看似马上就要开始了,真正的生活,但是总有一些障碍阻挡着,有些事得先解决,有些工作还有待完成,时间貌似不够用,还有一笔债务要去付清,然后生活就会开始,最后我终于明白,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完美的百分之百生活,我们从最初走到最后,不过是一个漫长修炼的过程,当某一天,我们能够明白幸福并不因上下求索而得到,而是生活本身时,我们的痛苦、迷茫便都消失了。
以上,是我的又一次碎碎念,不讨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