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人们的开门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可知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基本构成。作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并饮用茶叶的国家,中国的茶文化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又因为幅员辽阔 而形成丰富的地域特色。唐人陆羽将中国制茶、烹茶和品茶的活动规范进行系统记载,写成世界上第一步茶叶专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苏州所属的江浙地区种茶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到唐代形成主产茶区雏形。在苏州有“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说法,“皮包水”指吃茶,“水包皮”指洗澡。
喝茶时搭配茶点、茶食的习惯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在唐代就有关于用水果、干果佐茶的记载。在旧时苏州茶馆中有专卖茶食的流动小贩,将各式茶食装在敞口蒲包中,穿行于茶桌之间兜售。烧饼摊的蟹壳黄出炉时,摊主会差遣学徒来茶馆,茶客可以现卖也可以定制。茶馆门口也来往各式小吃担子:如生煎馒头、油条、和麻团,也有糖粥、小混沌一类。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喝茶时可“佐以酱干瓜子、小果碟、酥烧饼、春卷、水晶糕、花猪肉、烧麦、饺子、糖油馒首”等各种食物。苏州人善治细点,苏式糕点也称为四季茶食,有“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时令规律,比如苏南人三月三采芥菜制炒年糕,佐雨前茶。
苏州贩卖茶食的糖饼店老字号以稻香村、叶受和、采芝斋为代表。相较于糕点,苏州人更喜爱的还有瓜子炒货,《苏州风俗》亦有“吴人善食西瓜子,能食其仁而其壳不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