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11月开始学习理财,我了解到的理财方面主要有股市买成长型股票、投资区块链,投资美股、港股、投资P2P。但今天我主要来谈谈定投基金的事儿,是因为经过两个月的尝试和学习,我认识到这真的是一种非常适合上班族没有过多时间来研究金融市场的人的一类理财方法。
先说说我自己,我本身是全职工作者,同时还是一个一岁半孩子的妈妈,我的身份使得我没有办法时刻盯盘,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财经,同时作为家庭刚刚组建成功,也没有太多的钱拿去投资,所以我目前就把主要的理财精力放在基金的定投上。
第一、我的这部分钱主要是未来用于孩子的出国教育所用,所以近十几年都不会动。第二、利用复利的效应实现财富的积累,爱因斯坦也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第三、我所定投的基金就是当前被低估的指数基金。
下面我来针对以上三点进行解释。
什么是指数基金?我们先来说说基金,基金就是一个篮子,里面可以放各种各种的资产,放入各种短期债券、短期理财、现金就是债券基金;放入各种股票就是股票基金;放入企业、国债就是债券基金;放入股票和债券就是混合基金。下面我再来说说指数,比如说求一个班同学考试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值,就是把所有学生的成绩加起来平均,那么这个平均值就是“数学成绩指数”,这个指数看可以反映这个班级平均数学成绩的走势,那么回到基金上,这里的指数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反映基金背后放的资产的平均价格的走势。再举个例子,比如沪深300指数,它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择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数,沪深300占了A股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所以这个沪深300指数的高低基本就可以放映处A股市场的行情。
为什么选择指数基金而不选择其他的基金?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在公众场合只推荐过一个品种那就是指数基金。1993年,巴菲特第一次推荐指数基金“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2007年,巴菲特再次推荐“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时间进行充分个股调研的中小投资者,低本低廉的指数型共同基金或许是他们投资股市的最佳选择。”2014年,巴菲特立下遗嘱“如果她过世,其名下90%的现金将让托管人购买指数基金”。我们即使不懂什么是指数基金,就凭巴菲特的推荐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去大胆的购买。另外我们可以在自己推理一下,在上面我们说了指数基金反映了他背后的资产(企业、国债等)的一个高低走势,我们知道走势图可能高高低低,但是大方向上我们只要 没有战争没有大的灾难,整个国家一定是会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经济形势也会越来越好,那我们所投的指数也一定会蒸蒸日上。所以我们说买指数基金也是在买国运。
复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这里放上一张图片大家可以随便感受下。我在去年11月份刚开始定投的时候每月定投2000元,通过学习理财,调整了开支,我发现我其实每月可以增加到3000元。这里说下感受,生活一旦开始理财之后,你会发现你没时间花钱了,你会更多的想去听一些讲座,看一些书籍,淘宝聚美天猫逐渐会被冷落,到最终由于太占内容而卸载,也不想去花钱了,作为一个财迷每次在花钱的时候你都会想如果买成基金以后会变成多少衣服多少包包多少次旅行,哈哈。其实我从2000增加到3000,无非就是每个月减少外出的就餐次数和外卖次数。
那么我要买哪一只指数基金?要买就买当前被低估的指数基金。举个例子,本来一斤苹果5块,但是现在市场整个行情都不好,现在苹果只有3块1斤,就是被贱卖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下手,买一些,等到市场恢复并且向上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盈利。同理现在被低估的指数基金一定会回到从前然后继而向上攀升。所以我们说定投指数基金的钱是你长时间不用的,因为一个市场牛熊的转变大概需要5-7年。
买入时的几个小技巧。1、越跌越买,在定投的基础上如果遇到严重低估的情况,看手里资金,可以适当加量,但是这还要看心里承受能力,因为不可能这个月低估下个月就回暖,很有可能一直跌下去,如果你天天都看看账户,那种滋味一定不会好受,另外记住投资的一定是判了无期徒刑的钱,就是说没有这些钱不会影响生活;2、设置止盈点而不要设置止损点,我们说了越跌越买,那么在涨起来的时候怎么卖?一旦涨起来,给自己设置一个止盈点,比如赚够15%或者10%就落袋为安,卖了之后买入被低估的其他产品。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就是在20%左右。所以不要贪也不要非要去挣自己看不到的钱。
我如何知道哪些被低估,很多基金网上都会有被低估基金的推荐。因为我自己第一次了解到这个东西就是在雪球上的大v银行螺丝钉,所以现在还是跟着他的微信公众号“定投十年赚十倍”每月定投。另外给大家推荐两本书,是我的理财启蒙书籍《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三公子的《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书我已经看过2遍了,常看常新。教会的不仅是方法更多的是理念,成年人的学习应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投资模式。
最后,关于按月定投还是按周定投好?是平均买入所有低估基金还是买入一两个好?我问过老师,老师的回答是,长期看来,没有差别。长期多长?3到5年。
这是我两个月的投资心得,我还在学习还在成长,我相信还有更多的分享。期待与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