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39岁。在前两年还经常会记不清自己是37岁还是38岁,但是今年对年龄有着特别的敏感,39这个数字很清晰地记在脑子里。
经常会在脑海里冒出一句话:“啊,还有一年就40岁了。”四十不惑,从三字头到四字头,仿佛真的到了下一个人生节点。
在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办四十岁生日宴请。清楚地记得亲戚们都从老家赶来,还请了一些亲友同事,在家里办了好几桌。那个时候看着大圆桌中间摆着的大蛋糕上用奶油写着“40岁生日快乐”的字,觉得40是个好大的数字,遥远的不可想象。而现在,自己也是快四十的人了。
19岁、29岁、39岁,成年之后过的三个逢9的年纪。19岁的时候我在干嘛,记忆已经有点模糊了,青春岁月,日子过的不知愁滋味,还在学习和刚刚踏入社会的新奇感中恍惚着年月。29岁,儿子2岁了,整天忙着照顾儿子,儿子就是当时生活的全部。那个时候,iphone才刚刚出来,也还没有微信,没有现在的讯息量那么大,育儿知识都是从几本比较热销的育儿书籍来看的,没有像现在多渠道可以学习育儿知识,感觉错过了很多儿童成长关键时期应该要做的启蒙。
成年人的世界,人生犹如白驹过隙,瞬间而已,懂得这句话时已过三十。这十年仿佛时间更加加快了它的步伐,从二十几岁的踱步慢走到了三十几岁的一路小跑,清晰的感受到时间流逝之快。
29岁生日是和家人一起过的,那个时候儿子还是抱在身上的。吹蜡烛时,望着五十多岁的父母,想着自己已经成家生子,到了三十岁,父母和孩子就是自己最大的责任,该轮到自己来照顾他们了。
39岁生日却少了些迎接的心境,多多少少带着点不愿面对的情绪。三十多岁,人还可以算得上年轻,过了四十,想说自己还年轻,从体能上感觉到的日渐降低已经骗不了自己了。这一年的生日,总在心头印下30几岁最后一个生日的印记。
为什么对逢9的那一年记忆会特别一些呢?
一项来自于纽约大学和加州的UCLA大学的研究,他们发现:人们做出人生重大改变的决定,往往都是在整数年龄的前一年!换句话来说,就是在29、39、49、59这些年纪的时候。
为什么“9”这个数字如此重要?心理学家说,因为所谓的整数如30、40、50……对人的心理强烈暗示了他已经进入到了下一个人生,也就应该要有不同阶段的一些代表性作品或成就。
于是在30、40、50……关卡即将要发生的前一年的时候,我们自然的就会有一种——你要说是未雨绸缪吗?还是……反正就是一种强烈的焦虑感,你会觉得自己必须要做一些事情。
对于在30几岁还没有来及急要做的事,还有一年时间可以去做。每在整岁年龄开始时,总有下一个人生阶段将要开始的仪式感。
可能40岁以后,要求的会少些,顺其自然的会多些。保持身体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再就是父母亲情,父母一天一天老去,中年之后还能陪伴在自己身边,已是难得的幸福。这份幸福不知道还能享多久,在眼前能享受的时候就尽量去感受吧; 在40岁到50岁这十年,应该也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十年,面临升学,青春期,还有离开我们身边,独立开启自己的人生,而自己也将逐渐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长大,看着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这份远离需要适应,心中会有失落,会有欣喜感动,无论如何,必须得接受成长带来的变化。如果延迟退休在我们这一代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就是还有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不被淘汰还想继续稳步升值就还得加把劲,混日子等着退休还早了点。
如果说人生不出意外活到平均年龄75岁,一个月一个格子,人生900格,每过一个月划掉一格,39岁,已经划掉468个格子了,人生还有432格。当时间被清晰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视线很容易就会被余下的空格所吸引。当人生被量化,任谁的内心都会受到冲击。剩下的格子,如果只能填一个关键词,你想为每个空格填上一个什么词?
有学者发现,短时间的回顾,例如过去一个星期,人们对于“做了某件事的后悔”稍微胜过“没有做某件事的后悔,比例53:47。但是当人们回顾过去五年、十年,甚至半辈子的时候,那些”没有做某件事的后悔“则远远胜过”做了某件事的后悔,比例84:16。换句话来说,长期看下来,我们“八成”会比较后悔自己没有做的事。
谁都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长,在未来未知的情况下,只有问自己“当下你快乐吗?或者”这样做了未来你会快乐吗?
除了这一生,我们没有别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