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第五章和第六章,一眼看穿过去四十年的几波IT浪潮。英特尔抓住了个人电脑时代的中央处理器,但错失移动时代;微软称雄个人电脑时代,却在互联网与移动领域行动缓慢。
英特尔起初“生产的是低性能的微处理器”,“用格鲁夫的话,就连他也没有想到计算机进入家庭。当时英特尔公司对8086并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只是想尽可能多地促销”。不过当形势起来时,“英特尔果断停掉传统的内存业务,将这个市场拱手让给了日本人,从此专心做处理器”,最终一统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然而,对RCIS的过于“防范”注定它在移动领域不得先机。微软“通过开放、兼容和廉价”的策略,依靠“落后”的DOS和比苹果的图形界面晚了十年的Window 3.0“夺得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统治地位”,凭借Office和IE夺取了利润最大的几个应用软件市场。虽然“以Windows为核心的战略可以确保微软平稳底度过互联网危机“,”但是在互联网泡沫中生存下来的雅虎和进化出来的Google则彻底剥夺了微软在互联网领域的机会”。
跳出三年五载,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看行业里的兴衰起落,一方面技术浪潮、商业浪潮刚兴起时的端倪其实不难看见,却因为其时的”简陋粗鄙“或者”天马行空“而不被接受,稍纵即逝就错过了;另一方面当拥有某项业内优势或者拳头产品”所向披靡“时,不愿跳出来拥抱新的变化,虽说往往是尾大不掉,但根本还是不愿改变。专注地做眼前事、开放地看将来事或是需要时时保持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