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大师》是一部从宣传开始我就非常期待的电影,除去对黄渤这位影帝的迷恋,更重要的是“记忆”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刚好最近就在看记忆方面的资料,种草了这部电影,但是遗憾的是电影上映期间处于忙碌期,等这部电影不热了之后,我才翻出来看,没有刻意去看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刚刚看了第二遍,内心很不平静,因此想写点东西。
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和我最初种草的原因一模一样,我的关注点只在记忆这一条线索。从黄渤慢慢一点一滴的记忆的植入,剧情渐渐明朗,那个小时候的男孩,长大之后的沈警官才是最后的幕后黑手。整个过程中,我最关注的是每一个细节,会不会暗示了什么内容,猜测剧情的走向,这是我做的最多的事,从陈医生角色出来后,一步步的证明她是凶手,但最后十几分钟的剧情反转,觉得自己实在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看到了很多细节,但是看到了结局,里面的很多细节才有了解释。比如,在镜子里面看不到自己;在空中飘着的金鱼;李慧兰说的你让我觉得恶心;沈警官问你看到凶手的样子了吗;看的时候很迷惑,最后都豁然开朗,我明白这些都是拍摄的手法,故意的悬疑,为最后的结局出人意料做铺排,这样的安排很巧妙,很有用。
说回记忆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记忆,可是事实上我们不会记得所有的事情,我们只记得给我们印象深刻的事情,对我们重要的事情,或者仅仅是我们想要记得的事。根据这些事情,我们架构自己的三观,判断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讨人喜欢还是惹人厌恶。连贯的记忆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我的过去,我的理想,我的一切都因此而明朗。影片中,黄渤饰演的温文尔雅的作家因为植入了会暴力解决问题,杀人凶手的记忆而改变了一些性情,从眼神到行为都有了变化,虽然知道那不是自己,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同样的一副血肉之躯,加载不同的记忆,成为了不同的人。记忆是使得两个不同的人得以区分,和DNA基因一样,是把人区分开来的方法。即使是经历相同的双胞胎,看待事情时也会有不同的视角,记忆不同的细节,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没有了记忆,你以为的还是你以为的吗?
第二次看,已经知道了结局。再次观看,遇到一个细节,就会想这个暗示了凶手是谁,这个在故意误导观众陈医生是凶手,一面又在感叹这样安排的巧妙,这里面的巧思妙想都值得拿出来讨论一番。我想说的是我第二次看,才关注了也许是这个电影真正想说的东西——家暴。对,影片中演绎了两名被家暴的女人,她们都一次次的原谅自己的丈夫,留在被家暴的家庭中十几年。很多人问,她们为什么不离开,他这样伤害你,为什么还不离开?
为什么?我也问自己这个问题。或许他的丈夫身上有某种特质让她迷恋着,深爱着,爱他超过了爱自己,他的仕途不能因为自己而受到影响;或许是因为孩子,不想自己的孩子有一个不完整的家庭;或许丈夫是她唯一的依靠,没有父母支持,没有朋友,丈夫是她的唯一经济来源,只能依恋丈夫;或许丈夫一次次的认错,每次打她之后会加倍对她好,她心理有一丝丝的侥幸,他也许会变好呢,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可以幸福的生活;或许她觉得自己真正做错了什么了事情,他打自己是对的;或许她就是不懂得求助,不知道反抗,害怕反抗后下一次被打的更狠;或许只有这样的相处模式她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原因,让她停留在这个家庭,同时为施暴的丈夫辩解着。
让我很心疼的是在家暴家庭中生存的小孩子,他会希望“爸爸死掉就好了,这样就不会打妈妈了”,她会面对躺在地上像是死去的妈妈,同样躺在地上有可能是杀害妈妈的凶手爸爸,淡定的拒绝邻居的帮助,独自报警。这是小孩子应该的生存环境吗,这已经不是生活,而是生存,看似和小伙伴一样上学放学,但是内心承受了多少惶恐,不安,焦虑,接下来要怎么活着?内心的创伤,需要修复,需要有人来告诉他们生活不是这样的。你还渴求他们会健康的成长,最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吗,他们只会成为像沈警官一样,小时候面对家暴,长大了使用暴力的凶手。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点,是李慧兰的丈夫,在审问室,警察问他,真的是你杀了李慧兰吗,他回答,这重要吗,她都已经死了。眼睛里面的悲伤,真真实实的存在。我理解了他,不论是不是我杀了你,没了你,我活着都没有意思了,因此,我也不要活了。
记忆可能是一个谎言,你以为的可能都是错的;家暴,对于孩子来说一定是错的。
看的时候自己开了不少脑洞,和大家一起讨论的过程很愉快,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最后,黄渤演的真好。额,段奕宏我也很喜欢。[龇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