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翻开并认真阅读巜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了,由于是每天在喜马早读,有老师纠音,因而读得格外认真。
也许由于认真,也许由于岁月,这次就读的感觉和认知又和先前有径庭之别。
当读到"月落”章节的时候,小伙伴们个个泣不成声,被悲伤裹挟得实在读不下去了,垦请老师:我们能跳过这个章节吗!
可惜,书本无法跃过,章节无力回避。
《穆斯林的葬礼》成书于1987年,荣获第三届矛盾文学奖,虽浸润了岁月,但书中传达出的思想,历史,却厚重不衰,令人回味。
女作家霍达,似是用她那细腻易感的笔触,细数民族礼节,轻抚三代人的起伏命运,但我却认为,其实是一种“爱”贯穿了全局。
我不想细述:梁亦清,一辈子小心翼翼对“水凳”的爱,韩子奇终其一生对“玉”和“玉王”的挚爱;梁君壁以回回礼节为由而对家人偏执的爱。天星,对妹妹竭尽全力的爱;为大家而终其一身疾劳成疾的姑妈,用双手的堆砌了“家“的爱。
也不想细述:在特定时期韩子奇和妻妹梁冰玉那越过楚河汉界的却仍然不失真爱的爱;在追求爱中死去的的奥利费,三年来他让鲜花一直开放在梁冰玉的窗台而终不悔,直致生命终结,嘴角仍滞留着微笑的爱。
而我最想说的是楚雁潮和韩新月的爱,他们的爱早在排练莎翁的巜哈姆雷特》中就埋下了不祥的伏笔,有人说,正是因为“穆”局而讨厌上了“哈剧”。
当我走到他俩的近旁,有意忽略他俩男才女貌的外形时,让我想起了另一本书《遥远的救世主》中的男女主,看完整部书最想送给他们的一句话就是:“灵魂伴侣”,这四个字也同样适用于楚雁潮和韩新月,我为这对高度契合的灵魂扰得心疼!
诗人艾青说:理想狡猾的像蝴蝶。但它却会一直存在于你的生命中,直到你的呼吸停止。理想,是灵魂的伴侣,是人的一种至高境界。就像书中所描述的一般,它就是超越了生命,并居于生命之上的爱。
爱就是爱,它是人类自发的美好情感,我因为爱你才爱你!这是楚雁潮的心声吗,也应该是韩新月的。
在韩新月的墓旁,在淡淡的月光下,在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那首如泣如诉,如烟如梦的小提琴曲巜梁祝》,这是新月的最爱,这也是楚老师用心泪在奏响他的最爱,他们的故事,在“月落”中永恒,我钟情于他们的爱。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这也是一种信仰一种坚守,当读到最后一章“月魂”的时候,才深感作者为韩新月起名为新月的用心之深:西南天际,一弯新月正在升起。
第一次拜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几位书友同学相互传阅,每每书在我手中,我都会小心翼翼的包好书皮,生怕不小心会碰疼了她,更便于归还吋“完壁归赵”,这是共读时的相互尊重,也是和书本一样的厚重的感情,也缘于这份厚重,8月份就读完第二遍这部书的时候,正巧赶上九月份读书群因我提议也共读了这本书,但早该完成的读书笔记却迟迟无法落笔,不知怎样落笔才配得上这部书的厚重和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回忆。今天虽然写了比平时比较多的篇幅,仍有一种不抒心意的遗憾,这是我想说的,又不是我完全想说的。
想说的和说不完整的,就交给岁月吧,请岁月细数从前。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