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是中学课文,当时习惯,已经背下。尤其是"潭中鱼可百许头" 那一段,每毎想起便觉亲切,心中有说不出来的好。去年受《周振甫讲古代散文》启发,重新品味,《小石潭记》动静交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真是古往今来山水游记的巅峰之作。
《小石潭记》用的是移步换形手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走近竹林,听到水声,再前行,看到小石潭。走到哪里,看到什么,就作具体描写。有形象,有声音(如鸣佩环),有心情(心乐之),然后顺理成章,釆取行动(伐竹取道)。随即铺上小石潭的精美图画。
扑面而来的是水的清凉;跃入眼帘的是全石底、岸边水中石头的各种形状(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以及潭边的树和藤蔓(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大体上,小石潭的概貌,用了三十六字,准确呈现,让读者收入眼底。
传神之笔,当是"皆若空游无所依"那几句。鱼驻空中,影布石底 。一静一动,澄澈透明,生动传神,自由的鱼与透明的水各尽其妙。"似与游者相乐"一句,鱼乐(庄子·秋水),游者亦乐。画面美妙,读者似乎跟随游者融入其中,心旷神怡。
然后,由潭及溪水。往西南上游望去,溪水弯弯曲曲,一明一暗,两岸地势交错,看不到源头。小坐一会儿,感觉到四周寂静寥落,寒气入骨,一股凄清忧伤的气息弥漫上来,于是便离开了。
假想,假如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就小潭拍摄一个记录片,恐怕也很难达到柳宗元描绘的效果。这就是文学之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小石潭记》正是这样,寥寥数语,却是历历如睹,鲜活的小潭浮现在读者眼前,如同身经目击一样,清晰,直感,瞬间被理解。
柳宗元文章"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清莹秀彻,锵鸣金石"。他刻画的山水,真切地显露出山水本来面貌。语言自然、质直,整篇文章通体清莹秀彻,情景相生,意味隽永。文章之美跃然纸上。
不少讲解《小石潭记》的中学教案,说其"寂寥清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我认为是老师们多虑了,甚至有附会的嫌疑。艺术就是艺术,美就是美。用功利心去揣摩柳宗元写作时的心情,实在是过于庸俗了。会污染中学生纯净的心灵。放着文章呈现的景色之美不去欣赏,高超的写作手法不去学习,硬要拉扯根本就讲不淸楚的作者心情,还附会什么"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真是买椟还珠之举。格局太低。想到这里,突然明白,文章欣赏和写作能力,学校里是教不出来什么名堂的。主要还是多读多写,多体悟。
古今中外的好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读者读着读着,不由得心中一动。心动了,读书即是在心中作文。好文章,让读者欲罢不能,就像“潭中鱼可百许头”那几句,毎想起,似乎嘴角都有些许笑意。韩愈柳宗元倡导“文以明道"(注1),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