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提到的 ,两军对垒军争是要做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这种战法不仅成为中国行兵作战的行事法度,而且对战国时代的日本影响极大,尤其是日本战国大名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是当时甲斐国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武田信玄极为崇拜孙武和《孙子兵法》,他把“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十四个大字,用金泥书写在青色绢布上,作为武田家铁骑的军旗,这支骑兵日本战国时期战无不胜,武田信玄也被誉为"战国第一兵法家"。
武田信玄大大发挥了《孙子兵法》,他的“风林火山”军真正把孙武的军争战术做到了极致,具体来看:
第一个:疾如风
“疾如风”意思是进攻时迅疾如风,撤退时则去无影踪。武田信玄以他所在的甲斐国为中心,设计了完善的战略和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套密实的烽火台信息系统,周边一旦有事,立刻用不同颜色的狼烟通报,可以快速地作出反应,调动军队。
同时还有一套被称为“棒道”的交通系统,甲斐国地处山区,武田信玄为军队行动方便,专门修建了九条笔直的棒道,通向主要交战区,就是著名的武田棒道,有了这两套信息和交通的基础设施保障,武田家铁骑就能做到疾如风!
第二个:徐如林
“徐如林”指的是军阵要像树林一样整齐,徐徐而行、无懈可击,形成一种强大的压迫感。武田信玄的军队,每人配一支四到六米的标枪,举起来像一片森林一样,是对付敌军骑兵的利器。
同时武田信玄在指挥军队作战时,绝不轻举妄动,坚守纪律,各小队排兵布阵,职责明确,整个武田军像森林一样肃穆严整,锐不可当!
第三个:侵掠如火
“侵掠如火”意思是进攻的时候就像熊熊烈火,烈火燎原,让对手无处可逃;武田军猛打猛冲,使对手难以抵御,一个也跑不掉!
同时武田军的编制组织和指挥系统,细致入微,指挥起来就像运用自己的手臂一样自如,指哪打哪,所到之处,就像烈火侵掠过一样,寸草不生。
第四个:不动如山
“不动如山”意思是军队不动的时候,就像山一样不可撼动。说武田信玄领兵时以身作则,无论战况如何激烈,他在坐镇高处指挥,纹丝不动,哪怕敌人攻到他脚底下,他也不会起身,自有军兵前去厮杀,武田信玄的帅旗永远高高飘扬!
武田军在战略上也坚持自己的节奏,不受敌军影响,从不会回应对方的试探;无论敌人怎么攻击,武田军人都不会动摇,不会离开自己的阵地。从武田信玄,到整个武田军,都是不动如山。
一时间武田信玄“风林火山”军名声大噪,武田信玄也把孙武“迅疾和持重”的理念运用到了极致,整个武田军进退如风如火,不动则如山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