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仪式感的生活,只能叫生存。
仪式无处不在,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我们需要一点仪式感来提醒,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人生就像一条暗夜里的河流,仪式就是漂在河面上的水灯,点亮我们晦涩的行程,给本无意义的人生添上意义。
三百六十五天,因为有了节日,纪念日,记忆深刻的日子,这些日子就像沙砾里的金子,显得那么特殊,那么诱人,让我们有动力不停地去淘,淘掉无聊苦闷的日常,最后剩下闪闪发光的金子。如果没有这些日子,活一天和活一年,又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觉得现在过年的年味少了。年味是什么?是不辞舟车劳顿往家赶的步子,是精心挑选的各种礼物,是沉甸甸的红包,是锣鼓鞭炮齐鸣,是喜庆的灯笼对联年画,是梦牵魂绕的老妈招牌菜,是熟悉的乡音。浓浓的仪式感让我们觉得一年的艰辛劳作终于换来踏实的欣慰。
有仪式感的人,能把每天都过成特别的日子。每个小小的日常,都能赋予浪漫而甜蜜的仪式。
仪式感和财富权势无关。它是用一种认真的态度,表现对生活和自我的尊重。
仪式感可以无处不在。
例如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顺便买几支花,回家养在形体婀娜的玻璃瓶里,播上一支轻盈跳跃的钢琴曲,再开始做饭。
菜做好之后,鱼用鱼形的碟子装上,青菜盛在莲花形的盘子里,饭用精美的印花骨瓷碗盛上,餐桌中间放上一个精美烛台,再给每个人倒上一杯葡萄酒。
就连睡觉也可以很有仪式感。浴缸放满水,撒上花瓣和浴盐,放上一段轻柔旖旎的音乐。出浴后,披上松软的浴袍,喝一杯温牛奶,点上香熏,拿起一本闲书,待到困意袭来,熄灯,酣然入梦。
有些跌落生活泥潭的人,觉得自己的人生一地鸡毛,苦逼又狼狈,再提不起兴趣感受任何的仪式。
其实,越是困苦,我们越要学会苦中作乐。不然怎么有精神活那么久?
就算吃一碗方便面,也要吃出仪式感。首先一定要挑自己最喜欢的牌子和口味。然后盖碗的时间要刚刚好,面不会太软,又不至于脆生,吃之前还要添上喜欢的老板菜或脆笋,有条件再加一条刚烫好的菜心,然后用手机播上一曲能愉悦身心的音乐。
仪式感是对自己的奖赏,也是对伴侣的深情告白。
时不时送上一朵花。纪念日一起吃烛光晚餐,精心打扮,为对方挑选特别的礼物,费尽心思给对方惊喜,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做一辈子恋人。
如果有一天不爱了,也要尽力给彼此一个美好的分手仪式,一起吃一个温馨的晚餐,感谢对方过往的付出,祝福彼此的未来。也算是给自己曾经的心动和执着一个交代,给双方共同的回忆一个完美的封印,让我们依然拥有爱的能力和信念。
仪式感,让我们把日子过成诗。
得意时给自己开个香槟,失落时陪自己看场电影。生日时请自己吃顿好的,生病时好好疼自己。人生这出戏,我们既是编剧又是主角,就算没人喝彩,也要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加油,让我们在人生这条道上走出神气,走出风采。
和风微熏,阳光正暖,你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