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系统地记述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包括了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堪称我国古代的一部农《齐民要术》分为10卷共92篇,约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书前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
“序”中反复强调“食为政首”通过援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重视农业的事例。来强调“治国之本,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把农业生产提到治国安民的高度全书的结构体例相当严密,每篇由篇题、正文和经传文献组成。根据不同的作物,所述详略不一。
篇题下有注文,相当于“释名“解”,包括异名、别名、品种、地方名产、引种来源及其性状特征:正文则为实际调查和亲身体验,这是各篇的主体:篇末则援引文献以补充论证正文,包括重农思想,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农业季节农业地理农业品贮存与加工。
《齐民要术》的内容极为丰富。
卷一,耕作、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瓢、芋等粮食作物栽培论13篇:
卷三种葵、蔓青等各论12篇。
卷四园篇、栽树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桑养蚕1篇,输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卷七,货殖、涂各1篇,酿酒4篇:
卷八,卷九,酿造酱、醋,乳食品烹调和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五谷果蔬菜茹非中国物产者”1篇,记温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总括了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选种育种,酿造烹饪、农产品加工储存。以及备荒、救荒等,基本上属于广义的农业范畴,反映了当时农、林、牧渔、副多种经营方式亦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规模。
《齐民要术》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以耕一耙一糖为主体,以防旱保墙为中心的地耕作技术体系,以增进地力为中心的轮作倒茬、种植绿肥等耕作制度,以及良种选育等项措施并且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园、林经验,林木的压条嫁接等繁育技术畜禽的饲养管理、外形鉴定和良种选育:农副产品加工和微生物利用以及救荒备荒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