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秋日的法庭上,黎远攥紧拳头,听着法官宣判公司破产的终审结果。曾经叱咤中药界的富豪,因合伙人李成在一次跨国合作中联合外资做局,以虚假财务报表卷走全部资金。法院查封资产时,妻子王云默默替他整理仅剩的行李箱,轻声道:“大不了从头再来。”当晚,两人挤在城中村十平米的出租屋里,黎远撕碎了最后一张支票存根。
次日早上,黎远在大学城附近的小摊前啃着馒头。他盯着对面的楼盘广告,突然笑了:“云云,我们的机会来了。”
大学城旁的“临湖苑”楼盘已滞销两年,开发商焦头烂额。黎远以“打包收购为由,提出以市场价六折购入十五套房,首付和月供由贷款覆盖,还要开发商协助担保。”谈判桌上,开发商瞪大眼睛:“老黎,你现在可没资格谈条件。”黎远将市场分析报告推过去:“这片区域三年内不通地铁,你现在不脱手,资金链能撑到那时候?”最终,濒临破产的开发商咬牙签下协议,因银行放贷能解他资金链断裂的燃眉之急。
凭借过往信用记录和开发商背书,黎远顺利获得房款70%的贷款(约840万元)。还清首付和首年月供后,帐户竟余300万。“这是杠杆的魔力。”他对王云解释,“房价低谷时负债,等于用银行的钱买未来的升值空间。”
黎远拿出50万将15套房改造成学生公寓:每间4床位,配自习室和洗衣房。他亲自设计营销策略:“押一付一,包水电网络,目标不是利润,是入住率和口碑。”三个月内,450个床位被抢租一空,月现金流稳定在22.5万元,还贷款月供后仍有盈余。
王云不解:“为什么不赚更多?”他指着帐本:“稳定的现金流能撬动更大资本,我们要用剩下的250万干票大的。”
开发区的小型药企“前进中药厂”濒临破产。但黎远调研发现:其专利产品“华佗和胃丸”由纯中药组成,来自于知名中医的经验方。该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为92%,幽门螺杆菌阳性转阴率为91%,临床疗效明显。且是药食两用的非处方药,领先国内同类中成药,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药厂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和营销方面的不足。
黎远斥资250万控股56%,第一刀砍向臃肿架构:“技术骨干股权资励,行政岗合并,供应链砍掉三层中间商。”王云组建年轻营销团队,直播间首日订单破万件。
五年后,“远云集团”上市敲钟。黎远在酒会上遇见李成,后者举杯讪笑:“听说你当年差点睡桥洞?”他晃着红酒回应:“桥洞太吵,我更喜欢用对手的失误当台阶。”次日,财经头条爆出李成财务造假,而远云集团已成行业龙头。
王云翻看年报上15套公寓的姿产估值已涨至当初的3倍。黎远笑道;“你看,低谷时欠的债,都是未来翻身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