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杭州,住在之江饭店。
早起,问过门童,知道出酒店略偏东北向不到两公里,即是闻名遐迩的京杭大运河。
早晚去河边慢跑或徒步走,都是遛弯儿消化食儿的好去处。
出门刷一辆摩拜单车,不消七八分钟就到了潮王桥。
站在桥上,看着运河水滚滚而下,水面上又长又扁的货船、仿古式样的游船,以及满载乘客的水上巴士,往来穿梭,络绎不绝,不由得为之感叹,这条有着2500多年历史,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时至今日,依然年轻,依然充满活力,依然发挥着水运交通,甚至“南水北调”的重要作用。
沿着河边漫步,人文历史浸润其中,只要留心,不时得见京杭大运河古老的文化印迹。半道春红,夹城夜月,陡门春涨,江桥暮雨,白荡烟村......一处处都蛮有文化意境。
杭州真个是人杰地灵。无论古今,讲得出一个个好故事。
一路上,既见得到“别样风光闹市中不让西湖盛景,典型仓廪运河畔恰如东鲁灵光”的有着“天下粮仓”美誉的“富义仓”;也可见康熙帝、乾隆帝分别六下江南,巡幸杭州,御驾经过的“御码头”、“候圣驾”;曾经的杭州鱼市、米市、纸市、水果市等的交易集散地大兜路,今天作为历史文化街区,老街换新貌,别有一番味道。
“杭州运河第一香,湖墅市井风情地”。
看一只只游船停靠在香积古埠,游人上得岸来,就到了国内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寺庙——香积寺。
监斋菩萨,也称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是佛教中赫赫有名的“音乐天”、“歌神”,位列“天龙八部”,称得上既是“无量妙音”,又是“天厨妙供”。由此可见,上灶掌勺、生火做饭,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应该是一件生活中的快乐事儿;要是还能一边做饭炒菜,一边哼着小曲儿唱着歌,那就是以实际行动向监斋菩萨致敬,有着神仙般的“小确幸”,过着神仙般的好日子。
运河两岸,草木葱郁,绿意盎然,曲径通幽。在高大的梧桐树上,一阵又一阵雄壮的蝉鸣交响曲,在枝叶间鼓响,在晨风中回荡。
不知怎的,蝉鸣总是让人愈发觉得热。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里,我想把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里的这句诗小改一下,“毕竟杭州六月中,气候不与四时同”。七月中旬的杭州真的热,一大早就已是30多度,而且杭州的热,迥异于沈阳的热,不仅温度高,湿度也大。
将将走了一个多小时,我早已是满头大汗、汗如雨下、汗流浃背、汗透衣衫,这时候不论怎样引用有关汗的成语,都不为过。
回酒店的路上,我在想,在杭州晨练,这才是真正的晨练,既欢欢喜喜地看了美景,也实实在在地蒸了桑拿,出了一身透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