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开始读一本由瑞士哲学家(伊夫.波萨尔特)写的有趣的哲学书籍,名字叫《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光看书名就觉得有点意思。
而这本哲学书开篇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幸福的主题。我想在哲学的宏大命题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关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向何方?”。而更多的,是关心自己这一生能否过得开心,幸福?
书里提出了一个关于幸福的研究。研究表明:“我们的幸福有一半是基因决定的。拥有正确基因的人,幸福之路就已经走了一半。另外一半则主要由外在环境决定,包括生活条件、良好的际遇及偶然时间。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幸福是由我们自己掌控的。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真的是自身幸福的缔造者。”
我一直认为幸福是一种很主观的感受,但是却忽略了物质是意识的客观来源。
想想看那些年纪轻轻就患上中度或者重度抑郁的人,很难说这里面没有基因作祟,但更多的应该是基因和外部环境的联合作用吧。
过年的时候,母亲从朋友那里听到朋友的某个亲戚的女儿因为被婆家嫌弃生不了娃之后离婚,不久后便自杀了。
父母亲听到了之后纷纷指责这个女孩说她不负责任,自杀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我听完之后沉默不语,心想:她或许只是内心太苦了,她何尝不知道这样对父母来说很不负责。就像心爱的作家三毛曾经说的一段话:
“我愿意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圆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如果我先去了,而将这份我已尝过的苦杯留给世上的父母,那么我是死不瞑目的,因为我已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便有多长。”
写下这样的话的三毛,最后也还是选择在父母之前,让生命逝去,而带走的,还有这副躯壳无法承受的悲伤。我们还能有什么权力去随意批判和指责其他人呢?
但是也还是有一些途径,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的。
一个懂得欣赏美和发现美的人,就是一个比较幸福的人。
通常这种人,五感都比较灵敏,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当你面对着一桌美味,你会细细嚼出其中的滋味;
当你看到一树的美丽花朵,你会不知觉的驻足欣赏;
当你听到一曲悠扬的乐曲在耳朵里响起,你会不知觉的嘴角上扬。
你喜欢金色的日落,也欣赏微风和细雨。
你享受清晨六点周围的静谧,也热爱大排档喧闹的烟火气。
你,无疑是个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比幸福的人。
但是要懂得欣赏美和发现美,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能轻易获得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来着时间的沉淀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那么至少,不要做一个自寻烦恼的人。很多自寻烦恼的人他们的烦恼来自于比较。
通常我们都喜欢和自己身边的人做比较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是每个人相较于其他人来说,都是相对的winner和loser。
事实上,只要你自己过得好,你又何必去计较别人过得比你更好呢?
再说,好的定义又该如何界定呢?他比你有钱,他就一定比你过得幸福吗?也未必。
如果你硬是要比,别人比你好你也不必觉得沮丧,因为他好过你,也好过他过得不好反过来寻求你的求助吧?
想想,你反而应该觉得高兴。正是“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有句话叫:“你改变不了环境,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谁说不是呢?生而为人,谁的肩上还没些许责任,谁还没有一些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事。
我们可不就是一只只被拴在车子上的小狗。车子动了,你就得跟着跑起来,即使你此时只想躺着。但是你换个思路去想一想,就当是一场健身运动了,还能顺带看看沿路的风景,那不是美得很?
你有没有为一个目标而坚定的朝着目标前进的经历?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吧。那些努力的奋斗的日子,是不是在你的生命长河里闪着光?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有了一个目标或者喜欢的事物,然后去积极追寻的时候,你会觉得日子过得无比充实和快乐,即使过程也充满坎坷。
要不为何有的人会说“期待的快乐是最好的快乐”呢?
所以,何妨为自己定个目标,然后从今天,开始计划和执行呢?
我非常喜欢尼采的幸福哲学,他认为:世界永恒存在,一切事物无休止地重复循环;然而这种想象不应该让我们感到不安,而应该让我们觉得幸福,这是成功人生的检验标准。这种永劫回归的思想游戏,并不是认为生命是无限的重复循环,相反,从效果上来说,它等于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而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如果我们都在做着重复的事情,那么为何不把握机会,好好享受这一天,去为自己创造洋溢着快乐的幸福片刻。
所以,在每一次抉择之前,我们应该问自己:“真的要这么做吗?”
“现在这个决定将一再重复,直到永远,你愿意吗?”
如果我们心里完全同意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那么我们就不再是单纯的‘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而是开始有意识地生活,并且不会做出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