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安静的做一件事。对,一件事,只做一件事。
不要以为这很纯粹,不要认为这是志虑忠纯,不要把什么名人的“人生很短,做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之类联想进来,不,都不是,我只是想做一件单调的事情,不需要动脑筋,只需要做,时间长了,熟练了,就不需要动脑子还能做得顺手。
多崇高的理想啊!
这背后可能是某种心理问题,谁知道呢,不管它,反正这是我小时候的一个愿望。
现在,我有一种状态,就是静静的沉浸在一件事务中,纯纯的做。比如整理一本书的电子稿,删除空段(据说有软件可以一键完成,但没去找,毕竟还得看原版的内在格式,算了吧,不去想了),格式重排,建立文档结构图,去掉一些多余的广告语等。这很费时间,本该利用闲暇时间或者精力不济还不适合睡觉的时候做,但这件事一旦出现在视野里,即使不是急迫的事情,也要马不停蹄的把它做完。
看来人在纵向上还是有其一致性的,不咸不淡的说这是保持个性,消极说,这是恶习不改。好吧,随便你说。
沉在事物中似乎是一种安心。毕竟没有闲着。
物极必反。
沉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享受,做得时间长了,竟然还生出一些淡淡的焦虑。因为还有其他一些事情需要做,这些事情需要动脑筋,需要“创造”,相对于事务性的机械性的工作,这显得不好做,困难很多,也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
也许,喜欢做那些不动脑筋的事情本身,就是对这些难做事情的逃避。
只是事情还摆在那里,逃无可逃。
对未来事情的担心,在心理学上叫焦虑。
焦虑几乎是所有人都遭遇过的情绪。有些人就是这种体质,即生理性的,一件事对一般人可能无所谓,但到这人身上就焦虑得不得了。这往往不是能轻易克服的。我们不要“恨铁不成钢”的批评这些人:“多大点事啊,有什么值得焦虑的!能不能心胸宽阔些?”这只能是没有这种体质的人的想法,这些人体会不到那些人的内在痛苦,这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不过也不要觉得焦虑是生理性的而认为这是病而绝望。而要接纳有焦虑体质的自己,这可能是最好的战胜或减轻焦虑办法。越是逃避或者不想承认的特质,越是强烈的进入我们的情绪。只有坦然面对且接纳了,承认它是我们本身,这才会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单从目的论上说,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焦虑的程度。
战胜焦虑除了接纳以外,另一种办法就是直面让你焦虑的事情,把自己放进去,直接与之对话,努力进入解决程序,基本上随着问题解决程序的展开,焦虑就消失了。很多问题在焦虑的时候,认为比天大,可一旦真正着手,就没有想像得那么难,甚至还很容易。很多事情之所以做不成,不是事情本身不可完成,而是先被问题吓到了。
面对,尝试解决,也许是焦虑情绪最好的解决之道。
一旦习得这种能力,那时的快乐,是问题解决的快乐,是战胜自己的快乐,是存在的快乐。
善待自身的所有情绪,面对它,接纳它,与之友好相处,这是生命运转的节律。当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就能真正实现小时候的梦想,安静的做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