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学习之道》精要

认识和利用大脑帮助我们学习

放松点,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

大脑思考模式: 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小练习:如下图,你能否只移动三个硬币就组成一个新的朝下的三角形呢?

如果你大脑非常放松,没有把注意力锁定在任何事上,解决办法会轻而易举地浮现在眼前。

有些孩子立刻就完成了练习,可有些非常聪明的教授却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只好放弃。有的时候我们的知识越精细、越广博却显得越“笨”,为什么呢?(答案在文后)

大脑可以说是我们最复杂的器(奇)官(观)了,至今对大脑的研究从未间断从未完全揭示其神秘的面纱。学习过程中,不同脑区进行着复杂的神经元发放活动,同时两个大脑半球之间也发生着互动往来。自21世纪以来,神经学家就已经对大脑中两种思维网络模式间的互相切换取得了研究上的长足进步,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

我们来看看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

专注模式

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

  • 专注模式与大脑前额叶皮层(位置就在脑门正后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关。
专注模式

发散模式

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模式思维就出现了。

  • 松弛状态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看来发散模式也难为无米之炊!)
  • 专注模式生成了初步的思路之后,发散模式的灵感才源源涌现。

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你放下手中的工作,散个步、打个盹,或是去健身房,停下来喘口气,发散模式就会乘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地搜寻解决方案。

据说,爱迪生在遇到棘手难题时往往会先去小睡一小会儿,而非废寝忘食地努力攻克。他会拿着球坐在躺椅上,在身旁的地上放个盘子,然后逐渐放松下来,任由大脑进入自由开阔的发散思维模式。而一旦爱迪生睡着,他手中的球就会滑落,小球落尽盘子的响声将他惊醒。在这一瞬间,伟大的发明家就会抓住发散思维留下的碎片,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发散模式能让你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

充分利用大脑,两种模式切换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因死盯着有瑕疵的方法不放,而在解决问题时陷入僵局。这就是思维的定式效应。在这种效应里,你脑海中已有的,或是最初的想法,反而阻碍你产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

让两种模式有足够的时间各行其是,你才能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就像手电筒发出来的光。专注模式下的光束更紧密,穿透力更强,径直打在一小块区域上。而如果你拨到发散模式,光柱会分散开,照亮的范围更广,但各处的光强会降低。

  1. 如果你想要理解新事物或学习一个知识,那最好先关掉专注思考模式,把开关切换到“广角光源”,让发散模式去搜寻、获取更广泛的知识,从更大的范围去理解该新事物(新知识),然后再切换到“聚焦模式”,让专注模式带领我们一起攻克该新事物的学习和记忆。
  2. 专注模式需要调动全部注意力。研究表明,对于特定思考类型的问题,可用的精神能量,即意志力总量是有限的。储备能量亮红灯时,可以跳到其他类型的专注模式上休息一下,比如放下数学题,背背英语单词。或者切换到发散模式,出去散散步,听会音乐...
  3. 专注模式需要持续的投入注意力和时间去组建新的知识和建立新的记忆,细嚼慢咽,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让大脑休息一会,别忘记发散模式。
  4. 专注模式在于专注,发散模式在于放松。学习两种模式的切换。
两种模式切换

关于记忆的知识

什么是记忆

记忆(memory)定义为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容量。记忆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可以使你有意识地通达个人的和集体的过去。但记忆的功能远不仅限于此,它还能使你每天的经验具有连贯性。

记忆的分类

书中讨论了两种主要的记忆系统: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做工作记忆

人们过去以为,我们的工作记忆能容纳大约七个记忆单元,或者“组块”,但现在的广泛共识是,工作记忆只能容纳四个组块。(人类大脑倾向于自动地将记忆单元打包成组块,因此我们的工作记忆的实际容量要比看起来大很多。)

那么如何把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留住呢?一般来说,这需要++不断地排演重复++。比如,你找不到机会把遗传电话号码写下来,那就一直念叨着好了。

相反,长期记忆可以看做仓库。东西一旦存进去,它们通常就一直待在那儿了。这间仓库有神广阔,可以容纳数十亿件物品,而且包裹很容易因为埋得太深,而难寻踪迹。研究表明,当你的大脑首次把一个信息条目存入长期记忆时,最好时常去看看,以保证日后需要时还能找到它。

工作记忆帮助保持心理的现在。它为新的事件设置背景,并将分离的情节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它使你能保持和不断更新你对变化情景的表征,使你能在交谈中跟踪明了话题。工作记忆起着一种信息进出长时记忆的导管的作用。

对于记忆,当你编码信息的情景与你视图提取它的情景很好匹配时,你的记忆能力最大。

如何高效记忆

专注的练习和重复是创造记忆痕迹的过程。

构建组块

组块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要创建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把要处理的信息构成组块,可以使大脑更搞笑地运转。

建立和强化不断联结在一起的神经元网络,让他的组块更丰富、更强大。

搭建组块,能帮你利用意义,组合起信息碎片,这是一种心智上的飞跃。

  1. 进行组块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 如果你总是走神,没有真正专注于此,你就别想构建组块了。
    • 着手开始学习新东西,既要创造新的神经模型,也要把新模型和遍布大脑各处的既有模型联结在一起。
  2. 组块活动的第二步是理解。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
    • 暂时只要求基本理解,即合成信息得出关键要义就好。
  3. 组块的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将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
    • 背景信息意味着跳出初始问题,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
    • 练习可以增加神经元网络的带宽,这样联结到组块的神经线路不仅稳固,而且“条条大路通组块”,它会成为多条痕迹路径上的一站。
构建模块

关于小学、中学数学、科学学习的建议:

  1. 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难点题目
    • 千万不要偷看答案,不能跳过任何步骤。
    • 不可自欺欺人地说“太好了,搞定了”
    • 要确保每个步骤都有理有据。
  2. 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 如果你觉得重做同一道题有点奇怪,可以想想看,你不可能只弹一遍吉他就学会一首歌,也不可能只举一次哑铃就算完成了锻炼。
  3. 休息一下
    • 给发散思维模式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它去消化这个问题。
  4. 睡眠
    • 在你睡觉前,把这个问题再过一遍。如果卡住了,那么久反过来去聆听问题的声音。
  5. 再来一次
    • 第二天尽快的把这个问题再做一遍。
    • 你会发现你能做到更迅速的解题,对题目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6. 给自己添新题
    • 寻找类似题型,用上一道题方法解题,加深该题型的特点,解题思路及解题步骤的理解和记忆。
  7. “主动”重复
    • 利用空余时间,如路上、锻炼的时候、等公交、坐车的时间,回想解决某个题目的关键步骤。

关于构建组块,增强记忆的几点建议

  1. 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得多。

    • 不要自己骗自己,当书本或题目解题答案放在眼前时,大脑会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就会解题了,可这只是小和尚念经。看书毕竟比回想简单多了,我们常常执迷于自己的错觉——坚持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 划重点和标下划线也会让你欺骗自己大脑在工作,其实知识手在动而已。做标记前,要先训练自己找到主要观点,并把所标记数量降到最少。
  2. 常练不忘,重复与练习的背后是大脑在创造固化组块,难点就在于它们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 任何值得去努力的事情,没有重复练习是不行的。
    • 必须进行适当的练习和重复,否则就无法构建组块来支撑专业技能。
  3. 穿插学习法,解决混杂交错的各种问题,而非在同一个问题上过度学习

    • 穿插学习,是指把解题策略不同的题目混在一起练习。
    • 你需要让大脑逐步接受这个道理:仅知道怎样使用特定的解题技巧还不够,还得知道何时何地去使用才行。
  4. 测试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时常给自己来场小测验。

    • 它可以改造你已有的知识体系或是为其添砖加瓦,同时可以显著地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

记忆是有方法的:通过训练增强你的记忆

有时以古怪又不失逻辑的方式将事情分类记忆,更能轻松地强化长期记忆。

约书亚·福尔是个普通人,一个时常忘记事情的记者。他发现有些人的记忆不同寻常,他们能在短短的30秒内记住洗乱的纸牌顺序,或者毫不费力地记住几十样东西,如手机号码、数字等。当福尔采访这些记忆高手,而他们每一位都坚称,在未经训练前,自己的记忆力水平相当一般。“每个人都能做到”,福尔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样的激励下,自己能够作为顶级决赛选手出现在美国冠军记忆联赛上并取得冠军。

记忆是可以训练的,记忆是有方法的

关于记忆的方法,相关的书籍也很多。比如通过视觉、图像加强记忆,记忆宫殿法,通过比喻、类比、记忆挂钩等...

大脑虽小,容量却很大。我们需要不断地开发它,利用它,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关于拖延症

用意志力来对抗拖延,就像在空中喷洒廉价劣质的空气清新剂一样完全徒劳无功。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把意志力浪费在抵抗拖延上。

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

研究拖延症的专家丽塔·埃这样解释:“对一项任务的恐惧回避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人们往往讨厌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但如果你开始对某件事游刃有余,自然就会乐在其中了。

大脑是如何拖延的

每次想到不怎么喜欢的事都会激活大脑中的感觉中枢,所以你就会逃到那些令你更开心的事情中去,获得暂时性的感觉良好。

大脑是如何拖延的

拖延会成瘾:

  • 它提供的片刻兴奋与解脱是乏味现实的避风港。
  • 拖延症不仅可以作为技不如人的借口,甚至会成为虚荣心的温床。
  • 积习难改,人们很容易就会深深陷入拖延的陷进。在它的暗示下,你任由自己沉沦于拖延的舒适反应。

拖延是一种习惯

习惯有好有坏。习惯可以帮我们节省力气,它能为我们的大脑腾出空间进行别的活动。

在你执行习惯性动作的时候,不用集中注意力思考。这就节省了力气。

认识拖延

习惯分为四部分:

  1. 信号
    • 改变你对信号的反应,是唯一需要动用意志力的环节。
    • 识别出让你进入出窍和拖延状态的导火索。
    • 拖延往往无意识间就开始了
    • 切断信号干扰、触发
  2. 反应程序
    • 经常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不太痛苦的事情上。每次得到信号,你的大脑都想自动进入这个反映程序。所以当这个压力点出现的时候,你就必须主动注意去改变就习惯了。
    • 改变的关键在于制定计划,培养新习惯可能会很有用。
  3. 奖励机制
    • 习惯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要想克服之前的欲望,就再来一个新的奖励。只有当你的大脑开始期待这个新奖励,关键的转变才会发生,你才能养成新习惯。
  4. 信念
    • 改变拖延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
    • “心理对照”:将你现在的状态和你期望达到的状态做对比。拿想要的未来与当下的状态或曾经的状态做对比。

通过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进入思绪

想要避免拖延,就不要专注于结果。

将注意力放在过程而非结果上,可以让你避免对自己做出评价(我快完成任务了吗?),并让你更放松地沉浸到工作进程中。

分解工作量:专注而简短地工作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帮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拖延有益

能够控制拖延的习惯,就意味着承认那些带来短暂痛苦的事情最终会是有益的。

拖延有益的一面就是让你在基于完成某事之前学会“驻足与反馈”。

问题浅薄的表象去做选择,而不是问题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从来没人说过你必须完美地克服拖延症的毛病。你只需要坚持不懈,不断改善自己。

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0个好的学习法则

  1. 运用回想
    • 读完一页书,看向别处并回想主要观点。
    • 少做标记,没记住之前不要画重点,要先回忆。
    • 回忆的能力,即能够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标志之一。
  2. 自我测试
    • 任何内容皆可测试。
    • 无论何时皆可测试。
    • 抽认客片是你的良师益友。
  3. 对问题进行组块
    • 搭建组块的过程就是理解问题、练习解题方法的过程,有了组块才能在闹钟瞬间闪现答案。
    • 解决一个问题之后,要将其重新排演一遍。确保在许久没接触这道题后,你还能解答出问题的每个步骤。
  4. 间隔开重复动作
    • 无论学哪门课,不要安排得太集中,要像运动员一样每天安排些练习量。
  5. 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
    • 做任何练习的期间不要只用一种解题技巧,否则一段时间过后,你知识在模仿自己之前解题的老路子。
    • 解题方法要混合使用在不同的题型上。这样做会让你同时知道如何以及何时用一个解题方法。
  6. 注意休息
    • 每天学一点,比集中在一天学会好很多。
    • 当你对一道数学或科学上的难题灰心丧气时,可以休息一下,这样你大脑的另一部分就能在后台接着工作。
  7.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
    • 使用类比,比如电流就像水流。
    • 不要只想解释,要大声说出来或者写下来。
  8. 专注
    • 番茄工作法,25分钟之内集中注意力,并尽可能勤奋工作。计时器时间一到,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有趣的奖励。
  9. 困难的事情最先
    • 最清醒的时候,要去做一天中最困难的事情。
  10. 心理对照
    • 想象过去的你,对比通过学习能够成就的那个自己。
    • 在你的工作区域贴一张图或几句话来提醒自己的梦想。

10个坏的学习法则

  1. 被动重复阅读
    • 很被动地坐着看书,目光再次扫过书页上看过的内容。除非你能闭卷回忆药店,证明度过的材料进入了你的大脑,否则重复阅读就是浪费时间。
  2. 满眼尽是重点标记
    • 在文中标记重点,会让大脑以为自己已经记住了学习内容,但实际上你知识手上动动(大脑记没记就不一定了)。
    • 适当的标记,有时会帮你突出重点。
  3.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
    • 这是学习时犯的最糟糕的一个错误。
    • 你要做到的,是不看答案也能一步步解决问题。
  4. 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
    • 你的大脑如同一块肌肉,它每次在一个科目上能够应付的练习量是有限的。
  5. 已经清楚解法,但仍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 如果练习中你只是坐在那解决相似的问题,你实际并没有在备考。
  6. 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了闲聊
    • 和朋友核对解题方法,拿自己知道的问题相互提问,这会让学习更有趣,同时暴露你的思维缺陷,并让你的学习更深入。
  7. 做题前忽视读课本
    • 教科书就是你的游泳教练,它会指引你通向答案。
    • 如果嫌麻烦而疏于读书,你不仅会犯错,还会浪费时间。
    • 在你开始读书之前,快速浏览一遍章节和板块内容,能让你对它有个大致的概念。
  8. 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
    • 老师会习惯性地为那些充满困惑的学生指点迷津。
  9. 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学得不够深入
    • 每一次被打断注意力,小小的神经都会被再次连根拔起,无法在脑中扎根生长。
  10. 睡眠不足
    • 睡眠中,你的大脑会将接替技巧拼凑在一起,同时它也会对你睡前习得的任何内容进行反复练习。

以下是文章开头的小练习答案,你想到了吗?

小练习答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