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哪天看完了《肖申克的救赎》,这几天依然觉得意犹未尽,再次翻开书卷,我想写下以下几点:
01
一个人,活着就要有精神气!
安迪一出场就让我们觉得他与众不同:“他带了一幅金边眼镜,指甲永远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最记得的也是那双手。”我想与其说是这双手让我们记住了他不如说是他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对于一个曾今是波兰银行家副总裁的安迪,被误判入狱,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对监狱的肮脏空气、面对令人窒息的监狱管制、面对充满强暴的人际关系,安迪仍然能坚守自我不入污流,以独有的精神气抗拒命运面对当前。即使是后来安迪被“姊妹”们欺压侮辱,你也只能看到“安迪的脸孔透露出他碰到麻烦了,但是他的双手仍然干净的一如往常,指甲也修剪的整整齐齐的。”
肖申克的牢房能关住安迪的身体却无法束缚他的内心,监狱里的暴徒能摧残安迪的身体却无法压垮他的精神!
文还有一段话深深让我感触:“他从来不曾培养起一种坐牢的心理状态,他的眼光从来不显呆滞,他也从未像其他犯人一样,在一日将近时,跨着肩膀,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牢房去面对另一个无尽的夜。他总是抬头挺胸,脚步轻快,好像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样,而家里有香喷喷的晚饭和好女人在等着他,而不是只有食之无味的蔬菜、马铃薯泥和一两块肥肉……
这让我想起了《老人与海》里主人公圣地亚哥说过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能支撑着一切的就是人的精神气!而安迪恰恰具备,即使生活只剩苟且,他还是用打不垮的精神给了自己诗和远方。
02
可以不喜欢生活,却不能不向往美好!
没有人会喜欢牢狱生活,何况是被误判的银行总裁安迪!肖申克这所监狱里和其他监狱一样充满了暴力、羞辱、欺凌、利用、恐吓……很多犯人生不如死,安迪也肯定有痛不欲生的时刻,但是他选择了反抗、隐忍,用自己的倔强让一地牛粪开出鲜花。
他问“我”搞一把锤子打磨石头:
“最后他手上留下了几粒小石头,其中一两粒会发光,其余的则灰扑扑的,黯淡无光。其中一粒灰暗的小石头是石英,但是要等摩擦干净了以后,才看得出来是石英,发出一种奶色的光芒。”
当瑞德收到安迪送的打磨石头时,“看着它们,我内心升起一股暖意,这是任何人看到美丽东西之后都会涌现的感觉。这种美是花了时间和心血打造出来的,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原因。”
我觉得文中瑞德的这段心理描写很好地诠释了安迪之所以能在牢狱中活的与众不同的原因:那就是对美好的向往!
他要来了美女海报:“穿过海报,和她们在一起。一种自由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最喜欢拉蔻儿?薇芝那张,不仅仅是她,而是她站立的海滩,她好像是在墨西哥的海边。在那种安静的地方,一个人可以听到自己内心的思绪。你曾经对一张照片产生过那样的感觉吗?觉得你几乎可以一脚踩进去的感觉?”
当瑞德问安迪海报对于他的意义时,安迪给了瑞德奇怪和惊讶的一瞥,然后做了以上回答。这一瞥一答直接告诉我们安迪的内心:我不喜欢这牢狱生活但不代表我不向往美好和自由!
以及后来安迪的一段话:“齐华坦尼荷。我要在那里经营一家小旅馆。在海滩上盖六间小屋,另外六间靠近公路。我会找个人驾船带客人出海钓鱼,钓到最大一条马林鱼的人还可以获得奖杯,我会把他的照片放在大厅中,这不会是给全家老少住的那种旅馆,而是专给来度蜜月的人住的……。”
佛经里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在安迪这就是“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美好皆由心生。”
打磨石头、索要美女海报、畅想经营旅馆-----这些美好的向往帮安迪抵抗了牢狱生活中的沮丧和困顿:入狱时安迪没有失控、“姊妹”们欺凌他他没有屈服、监狱管制的扭曲没有打垮安迪。他让我理解了生活就摆在那里,活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心向美好就是最好的态度。
03
有希望,有行动,才能获得成功!
今天教授学生《为学》再次重温文中“蜀之鄙贫富二僧”的故事,贫僧想了就去做了最后梦想成真;富僧左思右想最后希望还是希望。
这让我更加钦佩文中的安迪:安迪想消磨时光就冒着风险弄来锤子,想精神寄托就买来大幅明星图片,想为监狱建造图书馆就不懈地给州长写信,最后无奈之下选择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用锤子一锤一锤敲开希望通道彻底获得成功。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老鹰之所以能够到达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慢吞吞的蜗牛能够爬上去就是因为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并且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安迪身上恰恰兼具了老鹰的傲人和蜗牛的坚定,他最终的自我救赎诠释了有希望有行动总能获得成功的致理。
最后把文章中的这句话送给向安迪一样心怀希望并去身体力行的人:“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旷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们走,否则哪天你打开笼子喂它们时,它们也会想办法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