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在与产品交互过程中,会面临两个鸿沟——行动鸿沟和评估鸿沟。
具体来说,在行动阶段,用户需要去执行具体的交互任务,需要弄清楚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评估阶段,用户也希望了解机器执行的结果如何,评估执行结果是否达到自己的期望。这两个鸿沟,需要用户接受和理解界面的信息才能跨越。
从任务线的人机交互过程拆解来看,用户行为心理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后续的文章将会专门解释)。产品的人机交互设计的好坏,除了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感受,也在潜移默化的通过交互元素的符号建构,建立用户知觉和意义的联系,塑造用户的对新符号的认识和思考。
界面是人和物互动的媒介。而无论是哪种界面,都有大量符号构成。那么符号是如何影响用户的呢?
符号的形成和演化
符号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自然而漫长的过程。以文字这种符号为例:从自身的角度,源于人们希望互相沟通、传递信息、记录信息的需求;从外在角度,源于统治者的统治诉求、书写技术和造纸技术的发展。
文字符号在每一次演变中,由于抽象化程度增加,理解和表达所需要的学习成本也在增加。但在熟练应用后,表达者和接收者在传达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
根据各类符号演变的特性可以看出,符号的演变遵循从繁到简的规律。对于数字化时代的界面符号来说亦如此。
但是,不同于语言文字的大一统,由于数字世界的符号并没有完全统一,不同产品的设计语言具有一定差异性,同样的界面对于不同层次的用户来说认知成本是有差异的。
下面的UI组件对于移动化程度高的用户来说,已经根植于潜意识中,几乎不用经过思考。但对于移动话程度低的人来说,理解的过程就不是那么顺畅了。
看到loading图标时,你是否下意识的停顿和期待?这说明你通过符号跨越了行为的鸿沟
用户层次的多样性带来的影响
由于不同用户对于符号的理解具有差异性,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对界面熟悉度不同的用户层次是否都能跨越鸿沟。
下图说明了不同层次的用户对于界面的抽象程度和认知成本的关系。
对于熟悉某种界面的用户,在这个界面设计语言体系中,当符号化程度符合设计语言体系的发展时,认知成本是最低的(蓝色部分线条);而如果用越为具象详细的操作指引代替熟悉的符号,对于用户来说是更为低效和容易产生误导的,造成认知成本升高;但如果在现有基础上抽象出了新符号,交互行为进行进一步的简化,但认知成本也会有所增加。
就比如,iOS系统的home键,对于熟悉iOS的小伙伴来说是符号化的,非常高效和好用。不过由于大家对大屏的追求,全面屏的出现让home键取消变为底部的小横杠(新符号),通过滑动行为替代了原先对于home键的单击、双击和长按。这时对于这部分熟悉的用户来说,交互行为被进一步的简化和抽象了,带来了一波学习成本。但很快,随着用户对小横杠这种界面符号熟悉以后,用户进行操作的成本又会降低。
而对于第一次使用某系统的用户(初次使用某智能手表、初次使用AR产品、初次使用车机),越详细的说明、越具体、越拟物化,用户越能够更快的理解操作逻辑,图标风格在这几十年的演化也能够印证这点。而随着界面的发展逐渐变得越抽象和符号化时,初次使用的学习成本就增加了,对于初次进入的用户来说就变得不友好了起来。
这也解释了多数老年人不适应数字界面的情况。如果归因于这群人的古板、难以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弱是失之偏颇的。而真实情况是,相较于数字原住民来说,老年人群属于数字化的追随者,大多数在进入数字设备时,数字界面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对于新的使用者来说是更加具备难度的。而企业考虑商业价值最大化,往往就会忽略那20%落后群体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一定的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导致了一定的社会公平性的问题。
UI设计师的职责转变
当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新界面的涌现和交互模态的多样化,各类新的交互场景和交互形式涌现,比如车机交互、AR、VR、语音交互在各领域初步成型,形成了多样化的交互模式和设计语言。
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交互设计和UI设计的定位和能力要求也正在发生转变。
从 “翻译者” 到 “定义者”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GUI一统天下,市场对于UI设计师的职责需求很多时候像是一个翻译者,将需求翻译为具体的交互行为,再根据成熟的界面语言符号库,找出相应界面符号,将交互行为进一步翻译为界面符号,再通过一定形式组装成界面和相应交互行为。
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UI设计师需要的不仅仅是“运用符号”,而更多的是“定义符号“的能力,这就需要具有全局视角,分析用户行为和心理、运用科学的设计步骤,设计并评估出新的设计符号,并且在这基础上体现对不同群体的包容性。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应对
界面语言符号在当前是‘求同存异’的。界面语言的终极形态,一定会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兼容和统一,只不过在当前,数字化界面还具有少数的差异性。为了消除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困难甚至公平问题,应该如何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减少不同用户的认知差异,减少跟随型用户的不适应,设计出具有包容性的交互界面呢?
这里总结两点:
一是提升交互行为的自然性,让其符合对物理世界的理解,从整体上降低交互的难度;这方面的案例例如:
手机解锁交互从密码、到指纹、到面部识别——只需很自然的拿起手机就可以实现解锁这个交互;
对于头戴设备,基于头部转动的动作进行界面的移动和旋转;
在conversationUI中的多轮对话,对于对话的上下文进行记录等等。
二是创造和引入更易理解的“符号”,提升效率。太多这方面的优秀的案例:
经典的ipod滚轮的设计,实现了简洁和高效的操作,成为产品的点睛之笔;
鸿蒙系统的“碰一碰” ,巧妙的实现设备间的连接;
交友软件的左滑、右滑进行喜好选择,甚至赋予了“左滑右滑”这个动作新的内涵;
在智能汽车中,人靠近汽车即解锁等等
这些优秀的界面符号的创新都具有符号简单、有趣、含义明确的特征,能够给用户形成深刻印象,无论在哪种用户阶段,都能让用户易于学习、接受其新的内涵。
在定义新的交互符号时,需要非常仔细的进行设计和验证。因为一旦交互习惯形成了,就会非常难改变。以我们常用的QWERTY键盘为例,其实QWERTY键盘对于英文输入者来说并不是效率最高的,后来科学家发明了更高效的DVORAK键盘排布,但由于QWERTY键盘早已普及、形成用户习惯,转换成本过高,极少人愿意重新学习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