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味付出,不求回报,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甚至委屈、牺牲自己,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的一种人格。
那么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无论是大事小事,只要是别人的请求,从不拒绝。
第二、被赞美会觉得特别快乐,自己的人生因为让别人感到快乐而有价值!
第三、助人为乐的心里强烈,时刻想着怎么能给别人带来好处,让人感到快乐。
第四、总是忽略自身的情感和需求。
为了他人的快乐而活,听起来无私到匪夷所思,那么这种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源于内心的恐惧和不自信,希望得到他人正面并积极的反馈,而为了得到表扬和完美,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努力的去取悦他人。
其次,原生家庭没有得到足够的、无条件的爱。
故事中的女孩,一方面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害怕像妹妹一样被抛弃,内心深处埋藏着嫉极度的恐惧和不自信;另一方面觉得只有自己有价值,成为父母期望的样子,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所以她非常懂事听话,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长,不敢有丝毫偏差,以此来讨好父母,得到父母的认可,从而缓解内心的恐惧和不自信,以及得到更多的关爱。
再者,讨好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从小以满足父母的需求来换取关爱,父母的需求被当做自己的需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思维习惯,以他人需求为己任,而完全忽略了自我!
今天就先到这吧,明天会继续讲讨好型人格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是否可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