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
潘天寿,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189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
潘天寿自小喜欢画画,没事的时候就随手画这画那。
1903年,潘天寿进入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式的教育。
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推行新式教育。
于是在1910年,潘天寿被父亲送入宁海县立正学高等小学。
在这里,他不仅学习了西式课程,同时也开始学习书法和《芥子园画谱》。
1915年,潘天寿以策论第一,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当时,该校名师云集,有经亨颐、李叔同、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等。
其中担任他的美术老师的,就是学贯中西的李叔同。
就学期间,他的诗歌、书法、绘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绘画风格较为粗放。
同时,这些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带来的西方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潘天寿。
1920年,潘天寿回家乡的小学任教。
这时的他是苦闷的,西方文化席卷中国,他热爱的中国画正在被边缘化。
这个时期创作的《秃头僧图》,以一个面容呆滞的秃头僧看着即将燃烬的蜡烛的形象,展示了他当时无奈的心情。
1923年,潘天寿到上海民国女子工艺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国画教师。
同年,在同学的哥哥诸闻韵的介绍下,潘天寿拜海派领袖吴昌硕为师。
当时已年过八旬的吴昌硕对这个年轻的浙江小同乡的才华十分赞叹。
在他的悉心的指导下,潘天寿很快领悟文人画之精髓,进而开始形成自己的书画风格。
可以说,是吴昌硕让他找到了在艺术上的努力方向。
这幅《秋华湿露》作于1924年,其笔墨风格明显与吴昌硕相近。
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学院成立,潘天寿应林风眠的邀请来校任教。
此后,潘天寿的绘画风格逐渐成熟,用笔苍劲有力。
潘天寿创作了多幅《江洲夜泊图》。
这幅画仅余图片,来源于1936年《美术生活》,被认为是潘天寿绘画风格的标志性作品。
作品笔墨苍劲,构图成大块面分割,同时留有大量空白。
这种块面分割方式最早来源于八大山人。
从他的绘画中也可以看到,潘天寿的作品受八大的影响极大。
再说回他的人生经历。
后来,杭州艺专几经周折,到五十年代,受大环境影响,绘画传统国画受到冲击。
潘天寿便和师生一起下乡体验生活,创作了不少与当时政zhi运动配合的画作。
1959年,潘天寿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着手恢复中国画教学。
1961年,他倡议将中国画的人物、花鸟、山水分科教学。
此后,国画系分科教学即在全国推行。
他曾经积极倡导中西融合,后来认为中西绘画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观,有各自的体系,从而提出了“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观点,正视差异,两者并存。
潘天寿这个时期的绘画生机勃勃,充满力量。
纸墨画《梅月图》创作于1966年,纵182cm,横152cm,这也是他最后一幅大型画作。
特殊时期,潘天寿被长期关押批dou,于1971年去世,终年75岁。
1981年,潘天寿纪念馆在杭州潘天寿故居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