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象人心理 王彬隰
不久前,妻子老沉默于自己的世界:上下班的间隙都捧着一本书,不停的阅读。不然就是捧着手机玩连连看。说话很少,看向她的时候,她总是低着头。我走过去帮她拿掉手机,她不肯,我说:这局完毕就关了,我有话想对你说。她点点头,同意了。当她空下来的时候,我问她:“最近你看起来都很忙,在做什么?想跟你谈谈。最近去逛超市或者外出,你好像精力不是很高。”她像是一朵绽开的花,笑着问我:“亲爱的,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当我玩游戏的时候都在想上面的问题。比如说:在爱情关系里,有一位女子带着花环和项链,她将自己的花环和项链带到了另外一位男子A的头上,而将男子B的花环和项链拿过来自己带。那么请问,这位女子爱的是谁?”我笑着摇摇头,这显而易见嘛,这个女子当然喜欢男子B了。妻给了回复:“这就像是我们双方的关系,你总是用索取表达着爱,而我是在给予。而真正的爱是牺牲奉献。”自认为妻说的很有道理,老脸微微一红,不吱声了。
其实,对于牺牲这个词,现在的体味更深。最开始接触的时候,是在上大学,一次与年轻外教Christina交流的过程中谈论到圣经,不太理解圣经中所描绘的关于祭祀的部分:人总是拿着活物或者生命祭奠,而神明却很少有反馈亦或者给予惩罚。自我的感觉是自己在找罪受吗?而外教Christina的回复是:Love means sacrifice。直译过来就是爱是牺牲。当时不理解的是,牺牲如果意外着爱,那么为什么要牺牲呢?众多问题涌现出来,以至于无法当即得到解答。或许,真的如她所说,爱意味着牺牲。因为并不深入,之后也就不了了之。
可是,情爱是可以选择的。这个问题又一次浮现。爱是关于牺牲的论题。这种感觉就像是本该直行的车道却突然中间出现了崎岖,却毫不突兀,能让人接受,却单方面不喜欢。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逃避很多现实:比如说我们给予孩子的关爱,给予老人的敬爱,给予每个职业的尊重,给予上级的尊重,无一不透露着对于爱的认知,或许有时候你觉得理所当然的行为,也遵循着爱的规律。这让我想起圣经的故事,人的存在本身,为了存在就需要剥夺,而资源终归是有限的。社会性局限了人类群体存在的必要,而资源的分配无法达到平均,于是产生了阶层,产生了幼小,群体被需要和排斥的距离控制发展着。爱,使得资源在流淌的过程中发生神奇的倾斜,或许看起来是纠结矛盾,但却感觉温暖。这让人想起心理学里著名的亲密试验,当猴子选择不能提供食物的绒布猴的时候,对于冰冷的铁丝猴的躲避是来源于本能。这印证了爱的本能性:我们需要温暖及生存必要的食物中才能更好的发展。
我们选择了爱情的对象,往往想要知道更多对方对于爱的评判。TA是不是在这段关系里爱自己,成为关系安全感的核心。我们希望对方能够忠诚的面对,勇敢的解决问题,坚定的牵着彼此的手,走过每一天的时光。可是,爱情和生活总不能如意,面对的问题很多时候需要取舍。比如说,生孩子。上天给了男女两性不同的生殖系统,但却在痛苦的承受上,女性是多于男性的。一对相爱的恋人能够感受到对方痛苦的时候,你们也会因爱而痛。来自于相思和无法拯救对方的苦,而这些东西往往是可以被察觉的。所以爱是相互的,我们把给予对方情感付出的行为或情感回应称之为爱的回应。在对方说爱你的时候,给予对方一个毫不犹豫的回应,你们的情感纯洁如水晶透明。
爱是一种牺牲,牺牲伴随着失去与痛苦。我们常常说,爱会让一个人发生改变。无论是情爱还是性爱。当母亲保护孩子时发出勇气,当男生为女生做出牺牲时的勇敢,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到,但这种光辉的时刻,是值得称赞的。对爱的美德抱有一种敬畏,可以让你们在彼此相拥中更加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