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女儿从实践基地返回。
为欢迎她回家,高先生特意炸带鱼和沙丁鱼,整整两大盘。我呢,忙着为她蒸上大米。
她打开家门时,如往常说了一声嗨。爸爸问,你想我了吗?
她回答:“没有。”
爸爸讪讪地走开。
女儿接着说:“妈妈,我也没想你。”
我说:“实在是太好了!”这说明在基地呆的愉快啊。
吃饭时,她谈到在实践基地做电络画,告诉我,把人物的眼睛做得特别细小,还朝一旁瞄,很不大气的样子。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水平。
不过忍住了。
然后谈到,第一天是烹饪课,但是不敢用电磁炉。不过,炒的菜很好吃。
我很是不解。
她接着说,我在一片指挥。该放盐了!火太大了!……
听得我只想说:“你咋不试试呢?”
话到口头憋回去了。
她又谈到做泥塑。说自己某方面没学会,请同学帮忙做的。但是另一方面做得特别好。
人家可真会自夸,即使做得不好,却仍能发现自己的优点。、
说到做的一匹马,但是把马的鼻子给拽下来了。
……
我说:“呆的时间太短,两个周就好了。”
女儿赞同:“我也这样想。”
完整地听下来,似乎没有哪一样做得好。
我很想这样总结一句。不过,仍然是忍住了。何必评价她呢,只要孩子乐在其中,不就是最好的经历吗?
何必处处要让她处于领先,必须有优势呢?孩子成长中,需要体验不同的生活。
幸亏有这几天的分别时间,我有足够的时间反思。要不然,依照以往的交流方式,恐怕前面一些不当的评价会脱口而出,伤了人自己却不知。
这几天,虽然时间不长,不过,关于下一步如何与女儿交流,我思考地很多。
关于不讲卫生这类的标签,再也不能说。负面标签硬贴过去,她接受不接受都得受着。换位思考,我是受不了家长经常这样说。而我和高先生,却经常这样说,简直就是残忍。
如果站在理解的角度看:他毕竟学习紧张,时间有限,早上五点五十起床,洗漱后去班内读书,中午有大量作业等着她完成,晚上自习到九点,回到家还要学英语,打卡……怎么能要求她样样事情都做得符合大人要求。
以后,以后在交流时,必须要做到商量的语气,并且多听她的意见。而不是:我独自说,她只负责听。从语气中听起来我代表对的,她只需负责服从。一定要纠正,我跟她说话时,时时要注意,就当跟同事交谈一般,尊重,平等。
提出任何要求时,原因要跟随而至,是的,不能孤立地只下命令,弄得似乎必须听我的才行,要说出原因来。而且,语气中注意:询问,探讨,柔和。
当她反驳我的时候,我更要平和对待,这时候,是增强她内心力量的时刻。所以必须捕捉到并当作极好的机会,做好一个陪练。
希望以后,我不仅能做到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并且可以成为在家中爱说爱笑的妈妈。
无戒365日更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