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问大家一个问题:站在此时此刻的时间节点上,回顾过去的几十年,你觉得人生走过弯路吗?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但我的答案是有。主要出现在陪女儿成长的过程中。
读书年代,我的英语成绩不好,在语数外三科中,英语是会拖我后腿的,以至于大学的时候,四六级要考几次才过。
就因为这样,英语被我定义为了自己的短板。甚至于,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如果英语成绩再高点,我会不会能上一个更好的名校。
于是,在有了女儿之后,我就早早的想给她做英语启蒙,总想着,你可千万不能走你妈妈的弯路,你妈我当年踩过的坑你可千万得避过去啊。
可现实却是,我被拍拍打脸。
02
先是三岁的时候,送她去英语学习机构,知名的不知名,试了一个又一个,可娃就是不感兴趣,再后来是我忍不住自己亲自下场,买了套教材自己教。
虽然读书年代英语不行,但就教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学字母和单词我还是可以的,我信心满满开始了给娃的英语启蒙之旅。
结果却是,每次教的时候,能坚持10分钟和谐的场面已属勉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女儿大哭我大吼收场。
几次之后,娃委屈,我心累,在心里默念了无数遍“亲生的,亲生的,放过自己,放过孩子”之后,我放弃了。
虽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很难,但撞了南墙总得回头啊。事实证明,我想让孩子少走弯路的想法,是完全行不通的,不仅没起到正面作用,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此再联想到我自己的成长,少年时,父母经常信誓旦旦地说,跟你说这些都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
如今想来,那些谆谆教导,仍在耳畔。但他们口中那些所谓的“弯路”我一点都没有少走,有的还是我自己想去走的。
而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他们又有多少是完全按照父母的建议在走自己人生的道路呢?
并不多。
03
为什么会这样?
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第一,因为旧的经验放在新的时代不一定对。
正如董宇辉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所说的那样, 我们非常清楚,过去40年这个社会和国家发生的巨变不是任何人能够预见到的。你现在的经验和知识能支撑他走多远,真不一定。所以,我劝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建议了,别耽搁他。
相较之下,学习能力比学习到的东西更重要,因为世界总是在变化。
第二,因为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同一条路,到底是“弯路”还是“直路”,对不同的人来说,完全是不一样的。
经历同一件事,不同的个体尚且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感受,更何况是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两代人。父母总想着让孩子少走弯路,殊不知,孩子完全不这么认为。
第三,道理再好,只有自己经历,自己觉悟到的,才真正属于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所在。道理再好,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才是独一无二的。
说到底,人生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不管是直路还是弯路,自己去走,去感受,去体悟到的,才真正属于自己。
因此,对父母而言,不要总是一厢情愿的“让孩子少走弯路”,尊重孩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不是我们的附庸,让他们尽情去经历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