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特殊,特殊的原因在于我完成了一个大任务,又要开始新的更大的任务了,我说的是给每一个学生写一篇千字文这件事。
我自己的班,也就是我做班主任的这个班,我写了四十六篇,已经把全部的学生写完,退学的那三个我不想再让他们走进我的笔端。
根据我的计划,今天要转入另外一个班,还有四十多个学生等待我的观察和思考,这同样是在帮助我走进教育的深处,更加全面的检验我的教育能力。
而检验的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也是自我超越和自我重建的过程,我会在以后的时间,每个学期结合自己的教育,给一些学生写跟踪日记。
这只是一个开始,就像李镇西老师的那本教育行走,记录了他好几年的教育经历,我也想像他一样,把自己的努力转化成精彩的文字。
可想而知,首先要有这样的开始,然后就是一点又一点的努力,能坚持才是更大的胜利,这都需要我走进更多的不熟悉。
想要熟悉一些孩子,就应该来观察,来不断的思考,然后进行提炼和升华,最后才是放到我们面前的一千多字。
做教育的人都知道,如果是自己的班级,自己是班主任,每天就有无数次的机会,可是假如自己只是一个语文老师,就有可能要保持距离。
说好听点,这叫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的观察也很可能只是一种感觉,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追根溯源,否则就是在越俎代庖。
当然这会产生很多问题了,比如说一个学生在玩手机,我是班主任的班级,我就可以一边教育一边观察,而另外一个学生班级,我却只能远远的看。
这就像好不相同的两个艺术形式,在自己的班级是在玩电影,自己可以做导演,也可以做观众,完全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有时候还能够冲上去,演一个角色。
而在另一个班里,只能保持距离,从教学的角度来观察教育,这有点像欣赏画,自己没有办法走进去,一切都有限制,而呈现出来的东西又是难以改变的,虽然也能看到生命的演绎。
不过这也许刚好可以补充自己的教育驾驭,在上一个作品中我的活跃,几乎要掩盖学生的成长了,思考太多参与太重,无异可以看做是一个败笔。
现在反倒能够因祸得福了,我只能任其精彩,却要置身事外,甚至我还可以观察别人的教育,然后来反省自己,这样应该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吧。
走进另一个班级,我只是一个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和语文老班的区别,只有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才会明白,那是多么不同的两个名字。
因此,可以把今天叫作承前启后的一天,也可以把今天称之为继往开来,这个学期已经过了一半,明天就是五一假期,我要寻找新的教育了。
那同样能够带来自己的情不自禁和深思熟虑,在接下来的四十多天中,走进另外一群孩子,开始另外一种没有介入的教育,我在用文字影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