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标签合规指南:脲酶活性标识的“小心机”
各位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大豆蛋白标签那些事儿,特别是脲酶活性的标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GB 20371-2016),大豆蛋白产品必须在标签上标识脲酶活性。大豆中含有脲酶这种酶类物质。脲酶本身没啥问题,但要是没经过处理,它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为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国家规定必须在标签上明确标注脲酶活性。
脲酶活性标识有两种情况:阴性或非阴性,如果大豆蛋白经过处理,脲酶活性被完全灭活,那么在标签上必须标注“脲酶活性为阴性”,这种产品相对安全,消费者可以放心。如果脲酶活性为非阴性,意味着大豆蛋白的脲酶活性没有被完全灭活,那么标签上必须标注“脲酶活性为非阴性(需加热灭酶处理后方可食用的产品)”,也就是说消费者在食用前必须进行加热处理,以确保脲酶被灭活。
因此作为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把脲酶活性的标识写清楚,大豆蛋白标签可不是小事,这既是合规经营的举措,又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请记住,经营合规不是商业的终点,而是企业持续发展和赢得消费者信任的起点。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法务人员和律师的作用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