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
女儿7岁,她从小就不舍得丟东西,快递包装、玩具包装全都要存着。前几天在幼儿园丢了同学送的生日礼物发卡,大哭不止,一整天都在那样的情绪里,上课心不在焉。想请教老师,是否平时对孩子情绪接纳过多,把情绪强调,放大了?
爱和自由教学基地——北京海淀崛起实验学校张庆老师分享:
从妈妈的描述中,知道孩子不舍得丢东西,很多东西都存着。面对这样的现象,需要关注以下两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情感需求。有时候孩子觉得物品很有趣、可爱,想收藏。有时候孩子和一件物品有了连接,产生了情感的依恋,这件物品就能给孩子带来慰藉,这样孩子也不会随意把东西扔掉。
第二种情况是孩子的占有敏感期可能没有顺利度过。这是孩子在体验占有一件物品,体验我是这件物品的主人,体验我可以完整地拥有一件物品。我可以丢掉,也可以不丢掉。我是有选择的,我是可以支配这些物品的。也有可能是孩子会担心一些物品丢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了。
针对这两种情况,建议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地体验。
孩子丢了同学送的生日礼物发卡,大哭不止。有可能是孩子非常珍视和这位同学的关系,也非常珍视同学送的礼物,这样才会有深层次的情绪表达。这时候,成人就需要倾听孩子的情绪。同一件事情,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可能这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很重要,礼物丢了之后很伤心、很难过,需要情绪的表达。
从问题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孩子长时间在情绪里,我认为这恰恰是因为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真正的接纳和倾听。妈妈可以和孩子说:“是的,发卡丢了,你很难过。妈妈看到你很难过,妈妈可以陪着你,想哭可以哭一会。是的,你很难过。”等到孩子的情绪流淌之后,孩子的内心会趋于平静。
这时,成人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个整合:“是的,有些物品确实是会丢的。”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孩子接纳一件事情是需要一个心理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