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镇海拔1500米左右,夏天没有空调没有风扇没有蚊子,确是避暑胜地!
这里早晚温差有15℃左右,所以早晚穿长袖T恤七分裤,白天穿短袖或裙子。白日里,太阳直直地晒着,一部分怕晒的人就躲在酒店里。到了黄昏,夕阳西下,太阳的威力减弱,人们就三三两两地走出房间,来到了大街上。
真正是人约黄昏后啊!开始还是散散点点的人,渐渐地,汇流成一股一股的小溪。这些小溪沿着不同的街道流向了两个地方,一个是黄水大剧院广场,一个是民俗村广场。这两个广场是大海,容纳了这上白条小溪!
哦!我还漏掉了一个地方,镇政府广场。
黄水镇的常住人口仅1万左右。因为避暑,汹涌而入的人群把镇上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这避暑的核心力量是50岁~70岁的退休大妈和大爷。他们中潇洒一些的是自己带着老伴跟随一群好朋友而来,不那么潇洒的还会拖个幼儿园的小孙子一起来。多来自重庆和四川两地。但是,到了周末,人群里便会出现众多的年轻面孔,这些年轻的面孔会消失在周一的早晨!
夜幕下的消遣有广场舞、嗨歌、交谊舞、免费露天音乐会!
广场舞集中在黄水大剧院广场和民俗村广场,看不清楚谁领舞,反正成百上千的人和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声,踩着震到心脏里的咚咚鼓点,挥挥衣袖翩翩起舞。在夕阳下,在晚霞的余晖里,在高挂的明月下,自我陶醉着……
嗨歌,占据着民俗村八角亭前的小坝。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候鸟合唱团》用他们的热情,夜夜在此点燃一百多人的歌唱。该合唱团由一名指挥,十几名伴奏乐手和十几名歌手组成。有小提琴、电子琴、笛子、二胡等等,他们奏乐,歌手唱歌,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歌,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共鸣。于是慷慨激扬的人民群众把乐队和歌手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并加入他们的合唱。好多歌我都没有听过,但从人民群众那冒着光的双眼、那撕心裂肺的声音,我明白了他们是用生命在此夜夜欢歌!
交谊舞在镇政府广场上。华灯初上,交谊舞开始了。别看菜市场那些步履蹒跚的老头老太太,到了这舞池里可就大不一样了。个个精神抖擞,衣着华丽,焕发了第二春,跳起双人舞来,那韵味,啧啧啧……年轻人都只有望而生叹哪!
露天音乐会,在镇政府大楼的两侧,有两个小小的院落。嘿!两个专业的歌舞团分别占据两个院落,每晚演唱。有群众提前端着自家的小凳子,去占第一排的位置。音乐会每晚7点半开始,有几位歌手是从文工团请过来的。唱的也是五六十年代的歌,什么《奔腾的骏马》、《敖包相会》、《咱当兵的人》,凉爽的风参着明亮的月色,听众的掌声相当热烈。昨晚听了一首《上海滩》,这个我听进去了,我小时候的歌。
这……就是夜幕下的黄水,一波50岁~70岁的人在这里释放或寻找他们体内的激情!生命不止,激情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