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西游记》看似讲的神话,实则讲的是人性。小时候没看懂,是因为没有经历,成年再读,结合网络上的一些大神的分析,还真是有不一样的理解。
小时候读《西游记》,有一个非常大的疑问,唐僧,也太无能了吧,西天取经为什么要带上唐僧,孙悟空什么都会,为什么还要规规矩矩听唐僧指挥?
现在才知道,存在即是合理的。西天取经为什么要带上唐僧?哈哈,没有唐僧就没有这项活动,没有这项活动,孙悟空还被压在五指山下,沙僧、八戒、小白龙也都还在自己的地盘当着妖怪。所以,唐僧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我们吐槽自己公司一样,它再“不行”,也不能没有它,没了它我们可能连饭碗都没有了。
那孙悟空为什么要听唐僧的呢?明明自己特别厉害!哈哈,老公一语中的,孙悟空就是一只山野泼猴啊,没有背景,再没点能力,怎么能当上唐僧的徒弟呢,唐僧可是如来佛祖的第二大弟子呢,这在西游记中可算是非常有力的靠山了。是的,这个社会,都是以综合能力来看的,任何看似不合理的地方,背后都隐藏着合理的条件,看不透只是因为悟不透而已。
最近姐姐在看《西游记》,我也陪着她读了几段。昨天读到凤仙郡求雨的故事。凤天郡连年干旱,唐僧让悟空上天庭求雨,悟空在西天门被护国天王等人拦下。悟空道明来由,对方说:“那地方就不该下雨,因为那儿的郡候得罪了玉帝。”悟空又去找玉帝,玉帝说:“”三年前,我出去视察,正好碰上凤仙郡郡侯两口子吵架,按理说这事不该我管,可这斯居然掀翻了供桌,然后又让狗吃了地上的供品,冒犯了上天,因此,我才降罪凤仙郡三年不下。雨当然了,也不是永远不下,只需做到三件事:一是天庭中那只拳大的鸡啄完米山;二是狗舔完面山;三是灯焰烧断一尺长的金锁。”
这基本是不能完成的任务,等鸡吃完米山、狗舔完面山、灯焰烧断金锁,黄花菜都凉了。这场景似曾相识,得罪了领导,领导就得想方设法“装怪” ,故意提出你完成不了的任务,这可咋整!
大圣回到凤仙郡先是厉声呵斥那郡侯,随后又经多次从中周旋,最终凤仙郡请僧道、建道场,那郡侯率众拜天、谢罪,最终玉帝也承认自己小肚鸡肠,为了芝麻大的小事使百姓民不聊生,同意布雨。
悟空不就充当了郡候与玉帝之间的中间人,也就是我们现实社会中的找关系,除了打通关系,还得低头认错,该认怂得认怂!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如果硬着头皮,解决米山、面山,而不究其根本,那事情就难办了。西游记中,也隐藏着圆滑的社交手段啊。
这样想来,《西游记》还可以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