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是照片画面上的布局、结构。其具体含义是运用相机镜头的成象特征和摄影造型手段,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组成一定的画面,使客观对象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更充分更好地揭示一定的内容。
采用不同的构图目的都是为了要明确主题、主体突出、简化画面,尽量做到使画面既不杂乱,又不单调,多样而统一,鲜明而简练。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构图的基本原则式均衡,即让画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稳定性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视觉习惯和审美观点。
那构图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给大家总结了6个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对称法
对称法是以一条线为中心,两边的形状和大小是一致且对称。对称构图是一种较为均衡的构图形式,具有平衡、稳定的特点,在拍摄建筑,水面,风景的倒影等场景中运用很广。
一般情况下,水面的倒影、相似的建筑结构等场景都可以运用对称式的构图方法,提升画面的质感。
02 三分法
三分法是指,分别在横竖方向上将画面平均分成三部分,将被拍摄主体放在其中一条分割线上进行拍摄的构图方式。三分法将画面横竖三等分,就会出现两条垂直线、两条水平线以及四个交点,把拍摄物体放在其中的某一个交叉点或三等分线上。
对于摄影来说,三分法是最稳定的构图方式,可以应用在横幅照片,竖幅照片等各种情况中,并可以强调主体。
横幅照片中可以使用两种三分法,当需要只强调人物的时候,使用人物的三分法,当需要同时表现人物和背景的时候,拍摄时,就要把者两者都放在三等分的位置上。
03 引导线法
引导线构图是一种从中心向周围发散的呈现放射形态的构图方式。当以消失点为中心时,画面会显示出强烈的距离感。引导线构图把视线集中到某一个地方,可以营造一种稳定的画面效果。
当画面中的主要线条汇聚到一点时,很容易被人眼捕捉。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依靠线条对于视觉汇聚作用来突出拍摄主体。同时,利用汇聚线的同时,也要让汇聚线交汇在视觉中心点上。
在拍摄的时候,如果画面中有明显的线条汇聚,尽量将主体放在线条的汇聚点上,这样可以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最终以突出主体来体现拍摄意图。
04 三角形法
三角形构图是指将画面中的元素或者线条形成三角形,三角形构图可以产生一定的稳定感和均衡感,赋予画面一种内在的平衡,非常适合表现人物。
三角形构图在拍摄中没有固定样式,可以选择正三角,也可以选择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更为灵活。
对于三角构图来说,重要的是画面中重要元素构成的三角会不会在画面中摇摇晃晃。如果拍摄的时候需要主体稳定的话,那么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
05 对角线法
对角线构图是摄影中非常灵活的构图方式,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或者让模特摆出特定的姿势来实现对角线构图,这样的构图方式可以引导读者的视线,使读者的视线沿着对角线变化,使画面具有产生一种动态感觉。
对角线构图在室内室外拍摄时略有不同,如果说室内的对角线构图是为了表现动感,那么户外的对角线构图更注重表现人物和背景的结合,而不是单纯的表现人物。
对角线型构图的特点: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有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利用对角线构图,可以很轻松的突出重点、表现距离感。
在介绍了这几个常用的构图方式之后,大家会发现还有许多的构图方式,如S形构图和框架式构图等等,然而,不管哪种构图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达到突出主题,表现创作者意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