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还乡,给两弟子留遗嘱
在平定广西戡乱之后,王阳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肺痨日益加剧,他自知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决定上书辞官返乡,回老家休养,可奏疏呈上去,却迟迟都没等到回复。
可王阳明的身体真的一天不如一天了,他确实不能再等了,于是他决定动身回老家。
在回程的路中,经过伏波山,伏波山上有座庙是纪念汉代平定叛乱英雄马援的,王阳明觉得自己与马援如出一撤,感同身受,马援也是晩年拖着沉重的病躯平定叛乱,回来不久就因病去死。
也许是出于对马援的尊敬,又或许是与马援的共鸣,王阳明决定爬上伏波山,亲自去拜谒马援庙。
在经过广东时,王阳明去祭拜了自己的六世祖王纲庙。
经过广东时,他的弟子王大用亲自迎接王阳明,王大用当时在广东当布政使,他见老师的身体虚弱得难以支撑了,而是用力抓住弟子的手说:“你知道诸葛亮去世前把一切都托付给姜维的故事吧?如果我途中去世,你一定要把我的灵柩送回余姚”。
王大用哭着说:“老师,不至于如此。”王阳明在这个时候还不忘教诲,对王大用说,你不要哭,两广地区的太平全靠你了,你要学会“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好好地对待百姓。
王大用连忙点了点头。后来王大用不负老师教诲和重托,官职最高做到了督察员的右都御史,不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都做出了成绩。他也不亏是王阳明的骄傲。
经过南安,王阳明仍然不忘教诲自己的弟子周积说:“不要哭!你最近学业怎么样?”周积说,自己一直在践行老师“知行合一”的理念,也在学习如何“致良知”。王阳明闭上了眼睛,满意地点了点头。
周积担心王阳明的身体会撑不完回程,所以找了很多当地有名的大夫,但是对方都表示无力回天,王阳明听说后,执意要启程继续赶路。王大用和周积奈何不了他,只能带着他一路陪伴着继续往余姚的方向走。
可是王阳明的身体依然没能支撑到回老家,在最后时刻,弟子周积问老师有何遗言,王阳明只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公元1529年1月9日,明代最伟大的哲学家、阳明心学创始人,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的王阳明,他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一颗璀璨的思想巨星就此落幕。
阳明心学对后世的影响力:此心光明,光耀世界
王阳明虽然不在了,但他的思想依然焕发生机与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后人追随着王阳明的思想,领悟其人生大智慧。并将其与孔子,孟子,朱熹齐称为“儒家四圣”。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张岱称王阳明的心学犹如一道曙光,指引人们不断前进。
王阳明的的思想犹如一道曙光、打破黑暗,指引着人们不断向前。地理学家王宗羲认为王阳明是“震霆启寐,烈耀破迷”。
我国思想家梁启超对王阳明的评价则更高更全面,他说道:“阳明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他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1908年,阳明心学在日本更是风靡盛行,许多日本人都在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可见在日本,人们都把王阳明当作神一般的人,王阳明的思想一直在推动着日本的文化发展。
日本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与欧美列强分庭抗礼,一切都源于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要是没有阳明心学,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不一定能够如此顺利地推进,强国之梦也将无从谈起。
所以当时的蒋介石常感叹:“中日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后来蒋介石也学习王阳明的人生智慧,败退台湾之后,的牛还专门命名为阳明山,可见受其影响之深。
除了蒋介石,毛泽东和曾国藩也很喜欢读王阳明的《传习录》,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简单概括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可蕴含着巨大的人生哲理。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可人们的内心却无法跟随时代的步伐,思想上的贫瘠,我们更应该学习阳明心学,来丰富自己的内心,找回真正的自己,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