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家长的人 都清楚:养育孩子是一件痛并快乐、幸福又煎熬的事情。
痛 是 因为我们要时时面临 旧有成长思维与当下现实问题的对冲,尤其是出现矛盾或冲突的时候,脑袋里面 往往第一时间 蹦出来的 还是 从小你被教育的方式, 不经过任何反思或沉寂 爆发出来之后的 行动效果,往往就是 吱呀怪叫、鸡飞狗跳;吼完训完之后,有反思能力的家长 立刻又陷入自责、痛苦的情绪中,我本来可以hold住的,为啥又没忍住...。
哈哈,这个场景 是不是 很熟悉,做父母的朋友 肯定秒懂了。
做父母的那份快乐与幸福,也是其他任何事情无法比拟的。
当你看到孩子最天真无邪的笑容与开心时,是不是 你的内心好像被阳光快乐笼罩,一刹那 忘记了时间与烦恼。当孩子毫不掩饰、至真至切地 对你的喜爱、关心、依恋的时候,是不是 你觉得 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能 你收获的 就是一块糖、一张简单的绘画、甚至是一片树叶、一块小石头。
其实 如果说 这世界上真有最好的 心灵疗愈,那么 养育孩子 一定是 最彻底的那种,因为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看见、关照、影响与融合, 没有什么比 见证一个生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嗷嗷待哺 到 心有灵犀 更幸福的事情了。
只是亲子之间 这种从“甲乙”到“知己”的过程,必定离不开 无数次的煎熬,因为代际生命之间的融合 需要 穿越 “理念-关系-现实-方法-效果”的重重考验。
嘿嘿,上面这段”鸟语" 翻译成 人话 就是:貌似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好像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遇到现实情况,依旧懵逼、抓瞎。如何做到 学以致用 才是重点、重点、重点啊。
如何学以致用 呢? 一个灰常重要的路径 就是学了就用。
前段时间,在听 科恩先生的游戏力课程及王纪琼老师的“心理学生活化”的课程中,获得了三点感悟:
1)和孩子沟通,一定要以对方为主,按孩子的思维视角来。 那孩子的思维视角是什么呢? 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来说 他们最喜欢的是什么呢? 故事思维、游戏思维。
凡是不会讲故事或者不会做游戏的家长 不可能成为 一名 走进孩子内心的家长。
2)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如果教育者可以很自然地 引导孩子换一个视角看,形成逻辑分析、 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那么他/她的认知格局 将会被放大,以后就会 逐渐摆脱 “貌似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的 混沌模式,慢慢进入明亮、通透的生活状态
3)生活中出现问题、矛盾、冲突之时,是最好的 学以致用的机会,珍惜它、拥抱它、欢迎它。
嘿嘿,没想到 昨晚机会又来了。
现实场景:小李先生 吃药
其实每次 吃药,对于小李先生 都有点费劲,心情好的时候,相对容易。 如果情绪不对,那么基本会进入持久战, 平常上演的剧目往往 就是这样的:从刚开心的幼儿教育影片( 轻声细语)一下 切换到恐怖片 鬼哭狼嚎。
这次又到了 吃药的时间,岳母把止咳糖浆倒进勺子里,说:宝宝 来,该吃药了。乖......
可是,任由 老人重复,小李先生 像没听见似的,自顾自地 在玩玩具,根本不理会。
我看到岳母的脸,开始要 由晴转阴,就知道 大事要不妙了....
(大壮分析: 一般情况下,老人看孩子 最难忍受的有两件事:1)孩子折腾,跑跳打闹 ,2)孩子生病; 以前没想过为什么,后来,这两件事情 都是极其考验 大人 体力和脑力的事情,同时也是 触及了 老人思想中的最传统的部分——听话、顺从、乖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大部分的老人 本来生理各项机能 都在退化,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群体 已经与当下社会脱节、不再时时学习; 所以 遇到 上述两种情况,孩子跑跳时的 回应 大多是 发怒或遏制,不让他/她 继续 活跃状态或抵抗状态;喂孩子吃药的策略大多 是 先诱骗 以好吃的或者好玩的 作为交换代价。若是不行,再施以威胁、恐吓。)
抓紧出来圆场,“妈,您给我吧,喝药的事 交给我来...”
这下好了,烫手山芋 交到了自己手里,我咋整?
想了一下,决定演一出戏:
我先问了一句:“李先生,你是不是 不想吃药,觉得药有点苦...”
这小子,头也没抬,就点头 “嗯”。(原来他早就听见 姥姥喊自己吃药,是因为怕苦,所以不想吃。)
收到 这个消息,我就不再理他,然后 自编自导自演 起来。
“兄弟,兄弟,为什么 我们还在勺子里,没有进入小主人的肚子呢”
“哎呀,你没听到 刚才 小主人和他爸爸说吗,他有些怕苦,所以不想喝”
“可是,可是,小主人 知道不知道,我们是 咳嗽细菌 最害怕的 糖浆小分队呢,虽然 我们有点苦,但是 我们还有点甜, 最能迷惑咳嗽细菌了,它闻到 我们的甜味,然后就会靠近我们。哈哈 我们就会 把我们的 杀手锏武器 拿出来 ,杀他们一个 片甲不留.....”
"是呢,是呢,咳嗽细菌 最害怕我们了, 可是 小主人 不知道 我们有这么 神奇的功效呢,我们都想 赶紧进去 帮助 免疫系统,打败 咳嗽细菌呢; 不过,他听不到 我们说话,这可怎么办?"
我在这边 正一句一句说的开心,忽然发现 小李先生已经 迫不及待 蹦到我身边,手指着药,又指指自己的嘴,意思是 赶紧喝药;然后 我把药 递给他,他 一下就全部都喝进去了,脸上相当开心,喝完 还悄悄地和我说:爸爸,爸爸,你再 听听 糖浆小分队,他们现在在说什么?......”
一场 平日里 “天崩地裂”的吃药情景,就在这游戏化的 小戏剧中 结束了。
这件事情 带给大壮 很大的反思,对“游戏化”这三个字 有了更形象的理解,我们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 其实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不同之处在于 小孩子的世界 充满了想象、奇幻与有趣,而 我们大人的世界 充斥的是 现实、标准和有用。 这就导致了 在日常的沟通中,我们很难与孩子同频,尤其是在矛盾\冲突到来时,每每有 鸡同鸭讲的感觉。
心理学/教育学的 众多课程 反复在讲:共情。 什么是共情,共情的前提 是先要理解对方的想法、思维方式 以及为什么这么想。 如果我们 不明白 孩子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就永远难以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 理念 决定关系,关系引导方法,方法决定结果。
只是 我们大多时候,只在“结果”与“方法”层面 孜孜不倦,很少愿意 花时间去理解 如何树立科学健康的“理念与关系”,从而导致了 貌似学了 很多方法,但是 并不知道 什么样的情景下 用什么方法,以及为什么用这个方法有效。
游戏的视角、故事的视角 是孩子的视角,更是他们观看世界的一种主要形式; 如果 我们从这个角度切入 或许就可以开启一扇 亲子关系 全新的大门,遇见 久违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