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尽风雨苦亦甜
——“狮子桥”后记
老朋友,你还好吗?
好久不见,今天咱们一起吃顿饭吧。选哪家来代表你呢?这一排排,百米处还有个商场,但好久没有一家似你的味道,他们都没有初见你时的感觉。就近吧,这家门面还不错,不小不大,不隐不显的。不过,说来这家还真有些奇怪。
店里客人不多,服务员有两位,一位是收银台大姐,一位添水端菜的大叔,不对,应该是大哥,也不对,说不定比我小,那就一位朋友吧。这朋友倒是很热情,就是热情中夹带些小心翼翼,不知是刚来的还是其他原因。我随便选了几个菜后,他俯下身,轻声提示我大概需要等待的时间。期间他站在门口墙角,似乎做好随时开门的准备,但是他的眼神却细细地打量着店里客人,当然也包含我,只是别人没有注意,而我的余光一直没有停。但毕竟我只是来吃饭的,并没有多在意,更没有与其攀谈。
他个字不算高,目测不到1米7,黑色的裤子有些大,裤脚都有些拖地了,不过跟他的上衣相比,这都不算啥。上衣是统一的工作服,草绿色的很显眼,挺干净的,就是有些大,把他整个人显得腿短,整个人显得有些说不上来,似乎小学某年纪的同学,家里条件有限,穿着家长的服装,依偎在墙角,生怕同学看见,让人有些心酸和怜悯。也因此心念,我感觉自己对他的关注多了一些。
随着我菜的上齐,我好奇隔壁一个大桌也上了很多菜,原本以为是有客户预定,可收银台的大姐对那位朋友说:这边收拾收拾就吃饭吧。
我去,这员工餐,多少有些丰盛了吧。我惊讶的表情,还是没有脱开大姐的法眼,随后大姐感慨一句:今晚散伙饭,好好吃一顿嘛。
这…这么尴尬嘛,以后再见老朋友,连这家餐馆都没了?那老朋友,咱们真的要再见了。
“是以后不开了吗,这店?”我试探性问了一句。
“不是的,是他要走了,今晚招待下”,大姐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示意我,是那位朋友。
我看着他依然站在门角,还是细细地看着店里。这时也看到了我。以为我有什么事情,便走了过来。
“你要走了?准备去哪里”我似乎问的有些突兀,但他的状态,实在让人忍不住多关心几句。
“嗯,准备回去了”话不多,声音还是很轻,说的时候有些腼腆,应该说是不好意思。
“老家哪边的,以后还来吗”
“老家在贵州,后面应该不来了”
“老家有新的安排了。不会是回家相亲吧…”这离近了,才看清他的脸,估计最多跟我一样大。我感觉自己聊的有些严肃,所以忍不住开了个玩笑,也想让他放松放松,毕竟都离开这座城了,希望这样的交流,能给到些他些许的温暖。
有效果,他确实放松了些,不再是一问一答了,而是说明了一些情况。表示现在步行街这边客户少了,店老板压力大,用不了这么多人,刚好自己出来很久了,也想回去了…
老朋友,你看看,你这不热闹了,这朋友也跟着留不住了
后面我就没有跟这位朋友交流了,他还是站在门角,而我似乎也没有从他的经历中抽离。这座城见证了多少人的梦想,又感慨了多少人的离别。12年前,在通往校园的地铁上,我望着窗外,心里暗想我要留下来,10年前,凝视着狮子桥的灯光繁华,我渴望有天能与家人共享此时。然而多年以后,一切似乎有了,一切似乎又变了…
那位朋友,回贵州了,那里有他的家
老朋友,你还记得回家的路,你还是知道家在哪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