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这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第十三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承载着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定决心与深远考量。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昂扬的斗志和扎实的工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蓝图。
绘就“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新景象。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革命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更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再次释放了农村活力,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进入新世纪,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农业税取消、种粮补贴、新农合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相继实施。这些政策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更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三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绘就“共同富裕展新颜”的新特征。在数字经济时代,三农工作呈现出新的特征。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农业生产方式,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方兴未艾。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农产品溯源等新技术应用,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打破了农产品流通的地域限制。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模式,让优质农产品能够直达城市餐桌。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促进了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正在崛起。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从家庭农场主到农业经理人,从乡村工匠到电商达人,农民的职业分化日益明显,身份认同更加多元。
绘就“要素保障固根本”的和谐图。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同时,要注重农业的生态功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培育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要完善乡村人才培育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营造良好创业环境,让乡村成为人才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集安市财源镇人民政府 刘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