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分享一篇犀利直接的文章,也许与你、你、你有关。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然而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看待你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地位?
底下有一个回答是这样说的:
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实际地位,永远比你认为的,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要低。
还记得《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和段小楼吗?
当程蝶衣知道段小楼要娶妻时,抓着对方的衣领,泪流满面地追问:“不是说好要唱一辈子的戏吗?”
可是对于小楼来说,唱戏从来只是谋生。儿孙绕膝,布衣粗食,才是他想追求的人生。
所以他在乱世当中,可以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告发蝶衣,陷他于不义。
而蝶衣却因为小楼的背弃,选择了自刎离世……
想到他们说的:这世间,总是有两种人最容易受伤,一种是太执着的人,另一种是重感情的人。
太执着的人,对往事念念不忘,对伤痛耿耿于怀,最后圈地自伤。
重感情的人,失望于诺言像春天的花一样短暂,失望于以真心相换的朋友,转身就可以把自己出卖……
然而人生就是这样赤裸裸的现实:只能够陪你一程的人,注定不能够陪你一生。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你总得学会一个人走,然后一个人去经历所有。
从现在起,欢喜忧愁自己独挡,风霜雪打自己消化,别再高估任何一段感情,你得知道:处处依靠他人,事事指望别人,你就输了。
被人伤害的时候,你频频失落。
把人看清的时候,你处处较真。
然而你忘了:并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三观不同,不必强融;人心不同,不必同行。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女子在公交站台踉踉跄跄,又反复摔倒,司机发现之后赶快上前去扶起。上车之后,女子告诉司机,自己赶着去上班。
司机问:“为什么病成这样还要去上班?”
女子的回答说:“如果不去的话,这个月300块钱的全勤奖就会泡汤。”
新闻的底下,有很多人嗤之以鼻:
“不理解这种人的脑回路!
300块钱值得拿命去拼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不怎么说穷人就穷在格局……”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评论,我觉得有点刺眼,也觉得有点扎心。
我想除了女孩自己,没人能切身体会到她生活里的种种不易,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拿生命去做代价呢。
所以说,对于生活中你不了解的人和事,一定要记住:闭嘴是一种修行,沉默是一种历练。不懂的事,没必要妄加评论;不懂的人,没必要嗤之以鼻。
心里明白,嘴上不说,才不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这是你所能够散发的最大的善意。
对于生命当中那些过去了的事也就让它过去吧。
你一直放不下,伤害的就只有自己。
柏拉图也说过:倘若感到不幸福,不快乐,那就放手吧。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我姥姥年轻的时候,曾与一位同事交恶,这些年讲起来,便咬牙切齿地痛斥。
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怀恨在心,家里人都觉得很无奈。
就像我姥爷说的,你觉得那个人总是斤斤计较,你便死揪着这点不放。
你觉得那个人喜欢落井下石,你就逮着机会就嘲讽。
你觉得那个人一直小肚鸡肠,你因此也见不得人好。
可多年之后回望,才发现自己不知已在何时,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这又是何苦呢?
人活一世,最难得就是通透二字。
想通了大事化小,看透了小事化了。
无事才能够一身轻。不纠缠,往事才会翻篇。不计较,余生才会自在。
就像古人那句偈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都说人这辈子,最难走的路,是心路,最难过的坎,是心坎。
深以为然。说到底,人生的苦乐,根植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人生的高度,从来不在于我们看清了多少事,而在于我们看轻了多少事。
《了凡四训》当中有言: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看不惯的人,不用翻脸,不理会,默默远离就好。看不惯的事,不用执着,不计较,默默放下就好。
就像屠格涅夫所说:凡事只要看得淡一些,就没什么可忧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