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听一个分享的时候,老师提出了很多扎心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成长,付费来说的。
在里面,她问到了一个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学习什么时候算开始?什么时候算结束?
学习不是听课的时候开始,课程结束的时候就结束了吗?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还用学说吗?
接着她又问:学习的目的的是什么?
学习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能够获得知识,让自己成长。
那么,听完课成长了吗?有获得新的知识吗?
2
答案很扎心,我们听的那么多课程,买了那么多课程,为什么还是一成不变,为什么还是会产生知识焦虑,为什么还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在新的东西出来的时候还是一个劲的购买。
而购买的原因是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弥补心里的那点焦虑,感觉买了课心里才踏实,买了课就算学习,买了课就能获得进步。
但是真相却是,很多付费听过一遍甚至还没有听完就静静地躺在某个不知名的APP里,自己想找的时候却找不到了。
以前老师也是这样,直到那次她想再次报名一个新的课程时,遭到了老师的拒绝,因为老师说她学的东西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学习。
但是她却一个劲地说自己有时间。
直到老师问了很多问题:
这些课程给你带来了什么改变,为什么要学习,达到学习的目的了吗?
这些都没有。
那么时候才是正在的学习呢?如果要学习,什么时候才算开始,什么时候才算结束。
最后,得到了一个醍醐灌顶的答案:
学习某一项技能,运用的时候才算开始学习,熟练掌握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时候才算结束学习。
3
这个答案,以前从来没有思考,在我们看来,学习就是翻开书本,学习就是输入密码付款,学习就是将购买的课程听一遍,学习就是做了笔记,学习就是进了一个社群。
其实,这些,只能算伪学习。
换一种说法就是假装学习。
为什么要假装学习呢?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和很多同步,我也在学习某项技能,这个课程我也有购买,这个老师我也认识。
假学习是为了暂时让自己得到一个心理的安慰,告诉自己我正在学习。
所以很多人不管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一个劲地给自己加东西,比如学英语、写写作、学画画、学演讲、学理财。
最后发现,自己越学越焦虑。什么都想要,最后什么都没有要到。
4
知识付费刚出来的时候,一下子涌现了很多知识大拿,为了捞钱写出了很多让人焦虑的文案,让人看后觉得好像是这样的,好像应该去学习,不然就落后了。
18年我就踩了不少这个坑,有人说读书重要,我就报了一个读书营,有人说写作重要,我就报了写作营,有人说画画这个技能可以培养,于是开始学画画,有人说时间管理重要,我就去听时间管理的课程。
每天看似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看似很充实,课程开始的时候认真听课,做笔记,课程结束的之后就再也不管它。
陷入了一种焦虑循环中。
这个课程还没有收获,继续报下门课程,如果还不行,再继续。
但是今天被这样一问,自己这些课程到底学到了什么?真的很难回答。
5
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自己真正的需求时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精进突破的地方。
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需要而学,而需要正是学完可以拿来用。
就像减肥办完健身卡,去了健身房,运动了,体重减轻了才算有用。
网络时代是很好的时代,我们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可以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但是东西不在多,而在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
学习开始运用的时候才算开始,掌握了之后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