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什么想的人,就给自己洗脑吧~「读书笔记04」
今天来继续分享《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的第四章,前一章总结了本书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自我激励和提升’。通过第一章我们了解到了想要去达成自己的目标,首先要战胜自己。第二章,则是通过解释“乔韩窗口理论”来帮助我们去更加的了解自己。第三章,告诉我们阻挡我们成长的是我们自己。如果大家还没有看过前章的朋友,建议先从头开始看哦!
着一章着重给我们讲的是潜意识对人的影响有多大。潜意识从某种程度上像是一个特殊的图书管理员,心理暗示的一种,它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动的将我们的自身经验揉搓在一起,帮助我们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像在做艺术创作的时候,我的很多的想法就像自己出现的一般。但潜意识和我们平时吸收到的信息是直接相关联的,每天获取的新知识就像是给图书馆增添书籍一般,让未来的我们能够产生更好的灵感。但是要注意的是,书中提到了潜意识的六个特征:
1.能量巨大。
2.喜欢带有感情色彩的信息。
3.不分真假,好坏唯命是从。
4.容易收到图像的刺激。
5.记忆性差,需要强烈或反复的刺激。
6.心态放松的时候,信息,更加容易进入潜意识。
为什么说它能量巨大呢,书中给出了很多的例子。总体上来说就是,我们给自己正向或负向的心理暗示,会对我们的行为甚至生理上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比如,当我们在地面上让你从一块半米宽的木板上走过去,对于正常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而如果让你在200米的高空走过同样半米宽的木板,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无法做到。我们会被“有可能会掉下去”这样的潜意识所支配,从而打败我们想要走到对岸这样的愿望。而如果我们很坚定自己要走到对岸,潜意识中打败了会掉下去的想法,那在200米的高空走过那块木板或在地面上走过那块木板对你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这就是提到了“祈祷术”大概的应用场景就是,在我们面对演出前的怯场,面试前的紧张,甚至对人生的持消极态度的时候,首先:“对你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把解决问题的任务下达给你的潜意识思维;最后,酝酿情绪,对潜意识的能力给予完全的信任,坚信你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但是不能用我“希望“等字眼,要用充满坚定的力量的词语“一定能够”等字眼。用人话说,就是要不停地给自己洗脑:“我一定可以做到的!”
(所以做白日梦是有用的……(/ω\)小声逼逼)
还有一个我觉得有趣的点,就是,当我们为自己逃避找理由的时候会说“我本来就这样” “我没有办法” 当我们重复的给到我们自己下这样的定义的时候,最后我们自己真的会相信我们就是这么一个无能的垃圾。所以当我们要用出“逃避用语”的时候,可以试试从“那就是我”换成“那是以前的我” 或是 “我没办法” 变成 “我以后会有更好的办法”。
最后分享一句书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