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固化”这个词,每次听到,都让我不免唏嘘一番。它像是一面冷峻的镜子,映照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人轻易得到就能得到,而另一些人拼尽全力,却只能勉强够到边。
就像是这样一句扎心的事实——你所跪舔的男神或是女神,不过是有钱人的玩物罢了。又如,你辛苦十年、二十年攒下来的钱,不过是有钱人的零用钱罢了。
如果你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明明竭尽全力才得到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却不值一提。我想,你也就能理解阶层与阶层之间那道让人难以逾越的鸿沟。
一次分班的经历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发生在大三那年。那时,恰逢大一新生入学,我因为担任学生干部,所以被辅导员安排了一项任务:
他扔给我一份名单,说:“这是今年咱学院所有的新生,你看着分一下班吧,每个班35人左右,分好了打印出来交给我。”大意如此,原话我已模糊。
我当时一怔,心想,“啊,这么草率的嘛,分班这么重要的事情,不应该是学院的领导啊,老师们聚在一起开个会,依据学生的各个指标综合决定的嘛。”
不可否认,有些小伙伴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考取了这所大学。所以,他们不会太在意诸如分班的依据、课程的设置、培养计划的制定之类问题。
但是于我来说,即便那的确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学,却也是我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不懈奋斗的结果啊。可以想象,三年前,大抵上我应该也是被某位学生干部稀里糊涂的安排进了我现在所处的班级吧。
唉,想想也真的够心塞的。
如此说明,虽然我们身处同样的世界,脚踏着同样的大地,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但所见所感却完全不同。
跳出层级去思考
也许此刻的你,正在某个领域艰难前行,而若是,你能跳脱出当前的层次,从更高的层次看待自己的处境的话,兴许会看到另一番景象。
比如,时下正是高校的校招季,大四和研三的小伙伴正忙活着收集招聘信息,投递简历,准备面试。而在他们选择应聘公司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哪个公司与我的专业相对口,也即,我应该以我会什么为依据来做出选择。
可如果这时,你能从更高的层次思考工作这一问题的话,或许,你就会想到,我会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个世界真正需要、真正稀缺的。那么,我是否应该站在更高的维度思考,这个世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且先不管我现在是否具备这个能力,总之,先抢占了坑位再说。
区块链的例子
区块链的诞生,正是跃层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区块链出现之前,金融交易高度依赖银行体系。不同国家、不同银行之间的转账,常常面临监管限制、额度限制,以及跨国转账时高昂的手续费与时间成本。
过去,你别无选择,只能信任银行,通过它们完成金钱的流动。而区块链打破了这种依赖,创造了一套全新的规则:
去中心化:不再依赖单一的银行,所有人都一起维护账本。
不可篡改:账本一旦写好,几乎没人能单方面改掉。
公开透明:任何人都能验证交易是否真实。
降低信任成本:转账无需再依赖“相信银行”,而是依赖数学、密码学和网络共识机制。
这就有点像是,身处某一层级的你只能遵守这一层级的规则,而现在你不但打破了这一规则,而且还创造了一套新的规则。
亦如,乔布斯并没有在现有的手机行业里内卷,而是站在更高的层次重新定义了手机。他让手机从“通讯工具”变为“口袋里的电脑”,由此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